而在這篇文章釋出後的下午。
華夏日報編輯部。
主編蔡太成手裡正握著《見證者科技》的最新一期雜誌。
十分鐘後。
他朝一旁的秘書吩咐道。
“通知編輯部召開臨時會議。”
說完之後,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撥出了一個電話。
“司長,這件事你看?”
......
“嗯,好,我知道了,我們這邊一定儘快安排專訪,把握好輿論的方向。”
會議室內,蔡太成等到所有人都看完了雜誌,緩緩提問道。
“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可是,等了半響還是不見有人回話。
因為,眾人看完這篇文章後,冷汗都出來了,都不敢做第一個出頭鳥。
民營和國營資本在21世紀碰撞到今天。
雖然表面上還是求同存異,協同發展的原則,但是火花是越擦越多。
論發展速度,民營企業肯定是要快上一籌,但是如若看質量,國營一定是最穩妥的一方,許多關鍵領域,基本都是國營資本在不惜一切代價的虧損操作。
不過在網際網路等高科技領域,民營資本也是走在了歷史的前段的。
所以要論誰對誰錯,真的很難去辨別。
他們在體制內的,自然更傾向於國營資本,但是單論這件事上,見證者科技的做法也無可厚非。
所以除了極少數人反應有些激烈,大部分人還是眼觀鼻鼻觀心,不打算發表什麼意見。
領導做主就好了。
蔡太成坐在主位上,眾人神態各異的表情自然被他一覽無餘。
“這事我們就事論事,大家不要有心理負擔,丘子巖,你來說。”
他看向角落裡的一個男子。
這是一個約莫28歲附近的年輕人,長得有稜有角的,尤其是他那頭髮,根根分明,有點像刺蝟。
丘子巖聽到主編問話,站了起來,不卑不亢的回道。
“我認為,應當發文支援陳楚默的說法,同時駁斥時代週刊的險惡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