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點亮科技樹> 185章 空氣離子風推進器的大膽設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5章 空氣離子風推進器的大膽設想 (1 / 2)

“包括現在在旁邊的科研大樓,裡面就有一個實驗室,專門做這個問題的研究,不過因為太過於超前的問題,這個專案我沒有上報罷了,所以你們不知道。”

“你已經在從事這方面研究了?”唐無敵神色有些驚喜,這真是剛瞌睡送來枕頭的節奏。

“嗯,是的,確切的說,我當初在加州讀博跟隨的梅卡思院長,他們團隊曾經也有過這個專案的設想,可惜被上面以經費不足的原因否決了。

所以梅卡思教授就自掏腰包,組了一個小型的實驗室,而我就是這個專案的負責人。”

柯宙繼續說道。

陳楚默聽到這些也是好奇起來,散了一圈煙,然後眯著眼吞雲吐霧的說道。

“那加州的這個團隊,有什麼進展嗎?”

“怎麼說呢,這個專案最後失敗了,但是還是有一定意義的,持續了兩年後,離子推進器本來只能能吹起一張紙,後面變成了能吹動一個蘋果。

這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進步,但其實是有意義的,至少我們看到了這個方面的希望。

但是很可惜,這個專案太燒錢了,前前後後投入了接近1千萬美金過後,梅卡思教授不給不解散了團隊。

我至今為止還記得他說的一句話。

柯,等我有錢了,我還會請你回來,我們繼續這場偉大的研究。”

說到這裡,柯宙也是唏噓不已。

他的話,也引起了陳楚默的深思。

其實為什麼很多科研工作者願意出洋搞研究。

待遇只是一方面,其實歸根結底上,國外很多科研工作者,有一種純粹。

一種探索真理的學術氛圍。

不可否認的是,歐美這幾百年能夠在自然科學取得這麼多偉大的成果,離不開這個特性。

但是放到國內就不同了。

首先,直至到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國內才很出來賽先生這一口號。

標誌著‘自然科學’這個名詞正式進入了華夏。

但是也僅僅是喊喊口號罷了,這時候的華夏處於內外交困的時機,根本沒有時間去搞什麼理論科學。

那時候的新文化,更多的強調的是政治和人文思潮。

並且你想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裝置,經費,人員都是不具備條件的。所以這個時刻,真正想要在自然科學深造的,別無出路,唯有出海赴歐美這一選擇。

20世紀2030年代的留洋學子中,這裡面湧現了一大批真正的科研大佬。

30年過後,這批新文化運動後的出洋學子,這其中很多人始終對於這個國家抱有一定的偏見,並且那時候的歐美正值和北極熊冷戰。

早就把社會主義視作洪水猛獸。

在很多人眼中,社會主義就是吃人的,不吐骨頭的,回國很容易遭到迫害!

但是,總有一些人,即使面對的是這種情況,還是毅然決然的回來了。

他們甘願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

為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科學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後半生!

這其中,就有兩彈元勳,華夏物理之父等等。

解放過後的在5060年代的核研究。

正是新華夏真正意義上的一場獨立的科學大考,它的成功,驗證了華夏民族這一種族,也是可以在科學上取得勝利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