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能夠順利完成也是在漕運衙門的鼎力支援下才完成的,並沒有讓下面的漕工著重注意朝廷的意圖。
於是朝廷已經開始準備徹底廢除漕糧河運,徹底交由海運,運河將全部作商業用途。
而要做到這一點兒,最終要的就是運河兩岸的數十萬漕工,再加上他們的家人超過一百萬人的安置問題了。
這些人全部靠著這漕運生活,一旦廢除河運,會不會引起大騷動?
對於這一點兒,朝中一眾重臣心中是非常清楚的,自古以來這種事情發生的實在是太多了,你拿掉了他們的飯碗,他們會無動於衷,平靜的接受嗎?
肯定不會!
一旦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問題就真的嚴重了,一不小心就是動搖大明的大禍啊。
一百萬人若是瘋狂起來,那可是真的要造反啊,而且這些漕工可都是精壯之人,不可小覷。
一不小心就是亡國之災。
若要進行變革,就必須要妥善安置這百萬餘人。
這樣的困難直接讓有些官員害怕了,重臣中也開始出現猶猶豫豫的聲音。
幸虧朱由檢是堅定的,在他的堅持下,這種猶豫的聲音很快就被壓下去了。
經過一番商議,定下了策略。
若是放棄漕糧河運,運河必然會給商船增加三月左右的通航期,而這三個月也是運河的豐水期,這短時間是極為難得的。
一旦這個時候向商賈開放,必然會大大增加運河鈔關的收入,這一部分必然可以養護更多的漕工。
其他的漕工安置只能是移民了,為了讓他們安心移民,朝廷為他們選中了富饒的土地,那就是呂宋。
當然朝廷不會逼迫,而且不會宣佈要取消河運,一切將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朝廷甚至不會公佈任何有關漕運、漕工的政策,一切都是自願。
畢竟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商船想要養活這麼多人,完全就是痴人說夢,移民才是最主要的。
這些漕工基本上都是失地百姓,他們的漕工生涯是極為辛苦,相比於做漕工,他們絕對更願意去種地,只是這個時候他們還沒有土地。
逐漸減少漕工人數,增加運河的商船通行等等措施也被定下。
朝廷計劃透過五年時間徹底安置好這百萬漕工,修建減少運河漕糧的運輸量直到最終為零。
崇禎五年的移民政策也就這樣定下了,除了既有的西北、東北移民,增加了呂宋移民。
移民的重點、難點也正式那分佈在運河兩岸的百萬漕工。
按照朱由檢的計劃,崇禎五年整整一年朝廷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繼續之前數年已經在推進工作的基礎上,推動呂宋移民,尤其是平穩的減少漕工人數。
這之中,最重要就是穩定,穩定!!
…………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