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掌控大明這個大帝國的高層齊聚一堂,所有人確實愁眉苦臉,顯然是心情不佳。
「好了,今日召集你們是來商量對策的,戶部先把各地的旱情以及朝廷的糧食儲備給諸位愛卿介紹一下,之後我等再定下賑災策略。
我大明的百姓恐怕已經等不及了!」
戶部尚書畢自嚴起身,對朱由檢一番行禮後開口對眾人說道:「皇上,諸位同僚,據戶部十日前的最新統計結果,大明此次旱情極為嚴重,已經是崇禎元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旱災了。
從西邊的甘肅到東部的山東,從南方的福建到北方的漠南,大明將近一半的土地都受到乾旱的影響。
這其中,陝西、河南、山東、山西、北直隸、湖北六省的情況最為嚴重,他們的田地大多數都要減產五成以上。
按照黃首輔之前人口、田地普查的資料,六省人口總數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四千萬人。
戶部估計此次受災雖然極為嚴重,但經過朝廷十年時間對玉米、番薯等作物的大規模推廣,各地的百姓或多或少都有些積累。
對於這其中六七成的百姓糧食收貨後憑藉著存糧他們再堅持兩三個月問題並不大。
想來三個月後中原大地的旱情能得到緩解,就算不能,我大明也有足夠的時間賑災。
據戶部估計三個月內淪為難民的將有三百萬人以上,需要的糧食將近一千萬石糧食。
而現在又經過遼東戰事的消耗,消耗了北直隸、山東兩省大量糧食,朝廷之前也花費了大力氣從多地調運糧食充實糧倉,現在兩地糧食儲存已經基本恢復。
但六省的儲存糧食加起來也不過五百萬石,要想從其他省調運,只能從南直隸調運,南直隸最多拿出兩百萬石,差額還有三百萬石!
至於其他的各種賑災物資,據戶部估計,大約需要價值五百萬兩白銀的物資用於賑災。
這些錢戶部只能拿出三百萬兩,還差兩百萬兩紋銀。
請皇上聖裁!」
畢自嚴一臉沉重的給眾人介紹了目前各省的形勢。
而畢自嚴話音剛落,就有人立刻出聲,「皇上,臣彈劾戶部尚書畢自嚴枉顧聖恩,瀆職!」
還沒緩過來的眾人連忙望向出聲的人,正是督察院右都御史楊所修,只見此人正一臉憤怒的瞪著畢自嚴,儼然一副恨不得吞其肉、食其骨!.
朱由檢面色不變,緩聲道:「楊所修,要彈劾朝廷重臣可要證據確鑿,你若是做好準備就說吧,朕也想聽聽畢愛卿犯了什麼事。」
聽到朱由檢這話,楊所修周圍的官員默契的遠離了楊所修兩步。
楊所修卻不為所動,彷彿沒有聽到皇上話裡對畢自嚴的維護。
「皇上,崇禎五年,朝廷商議確定,對全國各省的糧倉就行徹查,經過徹查,全國處理了一大批貪官汙吏,我大明的糧倉體系也位置為止一新。
自崇禎六年起,朝廷決定在各省儲存糧食作為賑災之用,按照計劃,各省儲存的糧食都應當在百萬石以上!
為何四年時間過去了,各地儲存的糧食還只有這麼一點兒?
這不是瀆職是什麼?」
楊所修義正言辭的說道。
一旁的畢自嚴也是憤怒的全身顫抖。
「皇上,臣請自辯!」
「自然可以。」
「皇上,自崇禎六年朝廷開始準備儲存糧食之後,戶部從未懈怠,僅到了崇禎七年各地的儲存任務都已經完成,
全國除了京師儲存五百萬石糧食之外,其餘各地儲存的糧食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萬石。
但是崇禎九年,大明多地遭受雪災,各省的糧食儲備都被調撥用於賑災。
接下來又迎來遼東戰事,各地的糧食消耗量甚大,受災的幾省能拿出五百萬兩已經
為您提供大神青史昭昭的《重鑄剛明》最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