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星並不太清楚,這段時間朱由檢的壓力也不算小,大明的官場上對於商稅之事反對的力量仍然不小,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中,朱由檢就收到了近百份關於商稅的奏摺。
唯一讓朱由檢感到滿意的是近八成的上書都是認真的討論商稅變革的利弊,並沒有崇禎之前的那種為了反對而反對。
但即便是僅剩下兩成奏摺是不分是非的給商人求情,還有的大言不慚勸朕廢除少府,不要與民爭利,還那少府和萬曆的礦監相提並論。
這連朱由檢自己都不得不感嘆,即便是經過朕這近十年對官商勾結持續不斷的打擊,商人們在官場上的勢力仍然不小。
這也是沒有辦法,雖然大明有所謂的商籍這樣的賤籍,但是隨著大明中央權力的逐漸衰弱,大明的商人們開始拿出大量的銀子資助讀書人,待他們中了進士就成了商賈利益的代言人。
經過近百年時間的努力,商人的勢力在大明官場上已經是一股龐大的勢力。
而在朱由檢登基後,經過對晉商等與建奴走私商賈、海貿走私商賈、私鹽販賣商賈的大規模打擊,大明的頂級商人群體可謂是十不存一。
而新出現的商賈還尚且做不到把手伸進朝廷之中。
這才有了現在這樣的形勢,不然這商稅之事必然是麻煩至極,要知道之前大明皇帝想徵收商稅只能透過太監來做。
現在經過朕十年的努力,大明的情況總算是為之一變。
……
而對於那些到現在還不知所謂的官員,朱由檢連生氣都不會生氣,朱由檢隨意命令錦衣衛對這不知所謂的十五名官員進行調查。
很快這些官員收受賄賂的證據送到了朱由檢的御案之上。
現在已經是崇禎九年了,這個時候還看不出形勢的官員不是大明需要的官員。
盛怒之下的朱由檢直接下令量這些官員論罪懲處!
此事頓時在大明官場引起不小的波瀾,雖然皇帝的懲處理由是這些人貪贓枉法、無所事事,但這種敏感的時刻所有人都知道這裡面究竟蘊藏了什麼,尤其是皇帝本人對於商稅的態度。
對於商稅之事,朱由檢有著極為堅定的信心,這一點隨著時間的緩緩推移,大明的朝臣們明白皇帝態度非常之堅定。
六月十七,在例行上班時間,朱由檢就見到了御案上那本擺放在最顯眼位置的奏摺,這些正是溫體仁等人的上書。
待認真讀完,朱由檢也漏出笑容,這幾位也是支援改革商稅的,但卻認為稅部擬定的商稅細則稅收實在過高。
面帶笑容的朱由檢輕輕搖了搖頭,輕聲低喃道:“溫體仁這幾個老頭子總算是沒有讓朕失望,不然就不要怪朕不留情面了。”
隨著溫體仁等溫和反對派的如此行事,朝堂上對於此事的阻力頓時大大減弱,對於這一點兒掌控全域性的朱由檢自然是瞭解的很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鑄剛明】 【】
“王承恩,你覺得現在是開朝會決定此事的時機嗎?”朱由檢饒有興趣的開口道。
旁邊靜靜站著努力讓自己不引皇上注意的王承恩頓時心頭一震。
王承恩連忙下拜,“皇上,此等朝廷大事豈是臣可以多嘴的。”
王承恩太清楚這位皇上的性格了:自己這位皇上啊,表面上對我等宦官非常重視,給予了極大的權力,但事實上咱們這位皇上啊那是太有主意了。”
聽得此話,朱由檢心中輕笑,這王承恩確實是個聰明人,跟在自己身邊十數年,現在也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竟然還如此的小心翼翼,當真是難得至極。
“無礙,你也是朕身邊的老人了,何必還如此,但說無妨!”
“皇上,臣認為現在國庫艱難,皇上的內承運庫銀兩也消耗極快,此商稅事當全力推進,且要快!”,聽得此話,王承恩堅定開口。
朱由檢點點頭,“王承恩,你去傳旨,明日在武英殿朕要召開朝會商議此商稅事。”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朱由檢也不猶豫了。王承恩說的不錯,對於這些事,確實是需要快,現隨著考成法的全力推行,地方上的吏治已經大為好轉,再加上這專業的稅部,此事一旦在中央透過,地方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再阻擋此事了。
……
六月十八,武英殿,內閣諸大學士,各部尚書,六科等大明中樞重臣齊聚於此。
朱由檢一身常服大踏步走入武英殿,一番行禮後議事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