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的英國公簡直是有負我等重託,實在讓人大失所望。”
“拯救大明還要靠我等開國勳貴!”
……
聽到徐文爵的表態,眾人紛紛出聲表示贊成,當然也有人仍然坐在那裡一言不發,相鄰坐著的誠意伯、平江伯兩人就是如此,坐在那裡冷眼旁觀。
徐文爵對眾人的反應很滿意,至於誠意伯兩人的表現,徐文爵也注意到了,他對此也是早有預料,畢竟這兩人之前就不太合群。
“諸位,本公想要給皇上上書,表示一下我等生活的艱難,希望朝廷能夠體諒一下,廢除那收稅之策,諸位可願意和本公一同上書?”
“本侯自然是願意,有魏國公帶領,我等自然不會退縮,現在我等家中誰不是極為艱難。”,靈璧侯湯國祚大聲說道。
其他人也是紛紛附和。
“好,那諸位回去後儘快寫好,明日本公就派人將我等的奏摺快馬送往京城,讓皇上看到我等的艱難啊。”,魏國公顯然對此很滿意。
徐文爵看了一眼劉孔昭,他冷冷的說道:“我等此次一定要團結一心,莫要做出錯誤的選擇。”
此話一出,眾人心思各異,不少人的目光都看向劉孔昭和平江伯陳安至,他們顯然明白這話是說給誰聽的。
……
當天晚上誠意伯府,劉孔昭和陳安至兩人一臉憂愁的談論著白天發生的事情,兩人都是既是憤怒,又有些驚慌。
他們若真的就此上書皇上,皇上必然會大怒,定然會牽扯到他們,當今皇帝可是心狠手辣的很啊。
兩人長嘆一聲,他們很明白,這奏摺又不能不上,不然他們兩家在這南京城還過不過了?
一個時辰後,兩人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兩人連夜書寫了兩份奏摺,其中一份第二天南京城門剛開就快馬加鞭的向北而去。
第二份一直到中午時分兩人才送到魏國公府,之後兩人直接就閉門謝客。
京城的勳貴的確和徐文爵說的那樣,他們很快就屈服了,一方面是因為英國公等三位國公的勸告。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在京城生活的他們很清楚當今皇帝的手段,這個時候最好還是不要負隅頑抗,大明的宗親們都繳稅了,就連皇帝自己也繳稅了,那自己這個勳貴難道不應該嗎?
現在又推遲了幾年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些原因,據京城兩千餘里的南京勳貴們可完全沒有感受到。
或許只能說是天高皇帝遠太久的他們太遲鈍了,他們恐怕已經太久沒有到皇權的威嚴了。
對南京勳貴而言,雖然數年前皇上在南京城待了十餘天的時間,但他不是很快就走了嗎?難道皇帝還能在南京城長待嗎?皇上走了,南京城不還是屬於他們嗎?
或許正是他們為所欲為慣了的事實直接讓他們不知何為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