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兩個月前,皇上在小朝會上提出了針對工匠的分級法,這簡直是石破天驚,幾千年來何時有過這樣的事情?作為對皇上了解很多的眾人,他們雖然沒有膽量直接表示反對,但是皆是保持沉默,無聲的表示反對。
可是他們之中有人叛變了!
徐光啟、孫承宗、李邦華三人直接站出來表示支援,這讓他們幾人的沉默朝的不合時宜。再加上六部九卿有多位在地方上,參加小朝會的人本就不多,因此他們三人的表態對形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最終在他們幾人的沉默中,這張決議在小朝會上透過了,他們的無聲反對並沒有什麼作用。
對於徐光啟三人而言,工匠的作用是巨大的,不管是之前在河套之戰中發揮巨大作用的燧發槍,還是修路、修城都離不開工匠,因此他們是願意支援皇上的這個想法的。
再加上工匠們拿到的東西並不多,不過是給工匠們更多的銀子以及一些地位罷了,這也並不是接受不了,一千多年前的大漢不是還有將作中郎將嗎?
最重要的是他們明白他們這位皇上既然提出來了,那就是必須要推進的。
他們中的徐光啟作為所有人心中帝黨中的帝黨,他是必須無條件支援的。
朝堂之上對於他們透過的這項決策是不滿意的,反對之聲也是愈演愈烈,但是他們都忍住了,一點兒意見都沒有公開表示。
現在皇上卻突然在百工院召見他們,到底是何事?三人一路上各有猜測,皇上啊,您可千萬不要再提高對工匠們的地位了,他們的地位已經不低了,不然的話這大明朝廷真的就反了。
不久,三人在錦衣衛的帶領下來到百工院,說實話這還是他們第一次來到這裡,此時看著佔地寬廣,規模很大百工院,眾人心中的五味雜陳,就連六部的衙門也沒有這裡的規模大。
三人很快就發現這裡的守衛極其森嚴,恐怕也就比皇宮、軍械司弱上一籌吧!
穿過一道又一道的門廊,眾人走到朱由檢所在的大院,見到朱由檢,連忙躬身行禮。
“諸位愛卿,你們可算是來了,今日百工院給了朕一個驚喜啊!
他們可是給朕、給朝廷造出了一個好東西,這東西對我大明而言可是好處多多啊。”,朱由檢的話很是輕快。
聽到這話,三人一愣,什麼東西會有這麼大的效果,還不會是因為朝堂之上的壓力,皇上想要以此為突破吧,三人的心中有些不太好受。他們感覺這是皇上亂了方寸,想要劍走偏鋒了。
“宋愛卿,你給三位愛卿講一下這水泥!”
“臣遵旨!”
“三位大人,請隨下官來。”宋應星滿帶笑容的說道。
三人相互看了看,不動聲色的跟著宋應星向一旁走去,不管如何,他們要先看看這東西到底如何,之後才能勸諫皇上。
一路上聽著宋應星的介紹,三人原本的漫不經心漸漸消失,心中越來越驚訝,這“水泥”若真是有如此功效,那真的能夠改變大明啊!
不說別的,光說現在陝西、漠南正在進行的大工程,這東西直接就可以用上了啊!
三人在宋應星的帶領下詳細的觀看了最終成品“水泥地面”的硬度展示。又在徐光啟的要求下仔細檢視了修築水泥地面的全過程,以及之後的凝固過程,從凝固第一天直到最終成果,中間的變化他們切切實實的感受了一番。
足足用了半個時辰,他們才重要觀看完畢,這是宋應星都不由得長舒了一口氣,看來這位徐光啟徐大人也是對技術有相當的見解啊,問了這麼多詳細的問題,還好自己準備充分,不然還真有可能別問住了。
結束後,黃立極三人神色徹底凝重下來,三人快步走到朱由檢面前。
“皇上,這水泥果然是一大利器,若是之後大明所有的道路都用這水泥,那對於朝廷調兵、運糧都是極為方便,臣請百工院派出工匠前往陝西、漠南,那裡正是需要使用這水泥的時候。”,黃立極道。
“不錯,陝西那裡的確是需要,不過這項技術必須要保密,萬萬不可被旁人學去。
......
這樣吧,還是交給少府來做吧,他們所需要的水泥全部由少府來提供!”
“皇上聖明!”,三人心悅誠服,皇上說的的確很有道理。
“宋愛卿,這次你們百工院立了大功,朕給你一人一千兩白銀的賞賜,另外賞賜參與此事的所有的工匠一共五千兩,就按照他們做出的功勞來分銀子。功勞大的工匠等級升一級!這方面對你的賞賜朕先記著。”
“臣謝皇上厚賜!”
朱由檢帶著黃立極等人走出了百工院。
“皇上,臣認為這京城裡的土路可以先改成水泥路,以此來驗證這水泥的功效,同時還能打消官員們對於厚待工匠的疑惑!”,一旁的徐光啟小心翼翼的問道,
朱由檢一愣,現在他們還在考慮這些問題啊!
“好,儘快實施吧,朕會讓戶部拿銀子的!效果好,工部就有活了,愛卿,好好做事吧!”說完,大踏步向自己的寶馬走去。
“皇上放心!”,三人連忙跟上。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