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重鑄剛明> 第三百零二章 意外的效果(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二章 意外的效果(求訂閱) (2 / 2)

甚至就算是現在來到草原上的移民們,土地也不是全免費發給他們的,這裡和臺灣不一樣,臺灣那裡對於這個時代的百姓而言,那裡是蠻荒之地,那裡自然是要提高待遇。

而這裡就不一樣了,朝廷規定,無論男女老少,每人可以分到五畝土地,這樣基本上一戶就是三十畝,足夠了。但是這些田地每年收成的兩成交給朝廷,一直要交夠十年,同時對他們免稅十年,十年內他們僅僅需要繳納兩成的收入。

十年後,這些田地才真正歸屬他們,到了那時他們就僅僅需要繳納正常的稅收。

這樣的話,三十畝土地,足夠他們過上富足的生活了,在大明內地正常的一戶人家能擁有十畝土地就基本就可以過的不錯了。現在是三十畝,足夠了。

這些百姓們也都是會算賬的,尤其是在涉及到自身的根本利益之時,他們自然明白這樣的政策對他們是極好的。他們自然是極其願意的。

這也是為何這裡會吸引這麼多百姓的原因。若是有人從大明上空觀看,都能看到北方數省都有百姓成群結隊向北方走去。

而這樣的情況更為嚴重還在陝西,之前或許是因為百姓們對於冬小麥還有奢望,他們有很多人在糾結一番之後並沒有前往河套,而是看看此次的小麥收成究竟如何。

然而現在持續乾旱的天氣已經逼迫他們放棄他們的家園向草原而去。

當地官員也都知道了這個情況,溫體仁鄭三俊等人已經開始調集人手處理此事,同時用信鴿快馬向朝廷通知此事,他們有些承受不了這麼多的人數,必須要朝廷的支援。

其他地方倒還好,目前沒有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情況,而北直隸的情況僅僅是特殊情況,他們中多數還是分佈在北直隸的遼東難民。經此一事北直隸的遼東難民真的已經不多了。

這一切朱由檢還不清楚,時間的傳遞總是需要時間的。

開平城段時間內湧入的大量人口也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不管是開墾土地修築城池還是修建軍事堡壘都方便了很多。

現在整個漠南草原的人口已經將近百萬了,可以說整個朝廷都沒有預料到這種情況。

朱由檢在知道這個情況時也是十分驚訝,不是說大明的百姓們對家鄉有極其深厚的感情嗎?怎麼會如此輕易地自發地離開自己的家鄉?這很不正常!

驚訝過後,朱由檢更多的是慶幸,慶幸他有少府。

按照計劃,整個崇禎元年朝廷要在這片草原安置五十萬人口,沒想到現在僅僅才四個月,就已經有一百萬人了。

這已經超過了朝廷的補給能力了。雖然這些百萬民眾並不是難民,不是一無所有,但是他們能帶的東西並不多,其他不易攜帶的東西都被他們給換成了銀子。

在短時間內,漠南草原竟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這些移民需要去購買各種這樣的生活物品,尤其是種植工具糧食等等,甚至就算他們沒有銀子,信達錢莊也願意貸款給他們。

因此這裡突然形成了一個大市場,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這是一個對商人來說的好時機。

而在大明現在最大的商人不是別人,就是朱由檢。少府可沒有忽略這個大好時機,其實在之前沈繼尚就預料到了這個大好機會。

畢竟少府現在可是掌控著大量的糧食以及其他的物資。

少府在漠南移民前就開始囤積了物資,並且按照朱由檢的一些知識,少府物資定的價格並不高,僅僅是略微盈利罷了。

然而之後急劇增加的移民,使得物資的消耗極大,幸好少府還有龐大的運輸隊伍,很快北方多省的物資開始向河套地區快速運輸。

與此同時,北方很多的商人也察覺到了這個情況,也開始運送物資前往漠南,然而,他們可和少府不同,在發現少府準備的物資已經不多,漠南已經缺少物資之後,紛紛開始漲價。

然而他們終究是小看了少府的力量,僅僅用了半個月,漠南的物資就開始極其充盈。這裡的百姓紛紛他們這些趁人之危的商人,轉而購買少府的糧食等物資。

甚至商人們狠心將價格降到和少府信達商行一樣時,樸素的百姓們仍然拋棄了他們,對他們不屑一顧。

無奈之下的眾商人只能將價格再次下降,這才將手中的東西給兜售出去。最後一算,他們最終還是賠本的。

然而他們並不願意放棄這個龐大的機會,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是改頭換面,換了一個身份繼續來到這裡按照信達商行的價格售賣物資,這樣他們至少還是有利潤的。

就是在少府的控制之下,漠南的一百萬移民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很大影響,他們的未來充滿希望。

就連官場上的的一些官員對於少府的態度都發生了很大改變,並不只有溫體仁鄭三俊等人是聰明人,很多人都看出來了少府的一些作用。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陝西大規模的民眾自發向河套地區移動的奏本終於抵達了京城。

………

樂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