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最後幾個月明國君臣上下都在忙著賑災,這一年對大明來說絕對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北方春夏兩季降水量極少,夏收多地方几乎是顆粒無收,秋季的降水量同樣偏少。
朱由檢甚至還讓少府派遣了近百艘船隻跨海前往巴達維亞,向荷蘭人購買低價糧食,畢竟開海嗎,總歸還是你來我往的,效果也頗為不錯。
崇禎三年十一月底,十二月初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上天終於給這片乾涸的土地上降下了大量的雪,一個月的時間,淮河以北幾乎所有地方都下了大雪,看到這種情況,不管是黎民百姓還是大明君臣都是長鬆一口氣。
至少大明百姓明年春天不會太難過。
大明百姓們也是十分歡喜,雖然他們此時在大雪中十分寒冷,但這些都是可以堅持的,這個時候他們更擔心的還是明年莊稼的收成。
更何況朝廷也沒有放置不管,朝廷發放了數量眾多的煤球,有了煤球這些寒冷他們還能挺過去。
經過四年的發展,大明的少府已經是大明最大的礦產開採機構了,尤其是煤炭的開採更是厲害,少府自己所擁有的挖煤工人就將近五萬人,在大明的各個省份都有他們的煤礦。
可以說,每年他們煤炭的產量都在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煤球的價格也越來越低,到了崇禎三年年底時,一個煤球僅僅只要兩文錢。
這樣的價格對於大明那些自耕農工匠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這也就大大推動了煤球在大明的使用,少府也就賺到更多的銀子,以後再去擴大煤礦的開採,如此形成良性迴圈。
………
就在大明君臣忙碌著賑災時,遼東建奴的日子可是有些難過,在被明國拒絕和談後,他們終於從明國人口中獲得了莽古爾泰的訊息,這個大金的四大貝勒竟然被明國給活捉了,現在就在明國的進城。
這個訊息讓他們有些難以接受,怎麼可以這樣,有些人是為莽古爾泰擔憂,有的人心中想的是你為什麼沒有去死,為什麼還要活著?作為大金的四大貝勒,你還有臉面被明軍活捉?竟然沒有自殺,實在是有損先汗的威嚴。
要說最為擔心的還是代善和多爾袞多鐸兩兄弟了,代善完全是因為莽古爾泰被活捉就意味著之前大金好不容易形成的四貝勒共治大好局面的極大動盪。
誰能想到,這一局勢剛剛形成,阿敏直接佔領朝鮮不回來了,這是對大金的背叛。
這使得大金高層中相當一部分都對他們三人頗有微詞,幸好還有他代善和莽古爾泰兩人相互扶持才能和皇太極進行鬥爭,現在可好,莽古爾泰被抓了,還是被明國給活捉,同時還損失大金精銳多達一萬五千人。
如此大敗之下,作為莽古爾泰的盟友,他代善接下來恐怕在大金朝廷不好過了,那陰險狡詐的皇太極根本就不可能會放過如此大好時機。
現在對他而言更重要的還是想盡一切辦法穩住莽古爾泰的鑲藍旗,可惜的是他代善花費了不小的功夫,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最終僅僅拿下了鑲藍旗的三分之一。
不過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另外三分之二並不是全部被皇太極拿去了,皇太極和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兄弟給分了。
說實話多爾袞的動作讓他頗為驚喜,今天晚上他就要去和多爾袞好好談談,看看這位早慧之人究竟如何,能不能和他站在一起,一旦成了,他代善就不會再怕皇太極的動作了。
最近一個月,皇太極可以說是動作頻頻啊,由不得他代善採取行動了,看著多爾袞府邸的後門,代善心中下定決心。
兩個時辰後,滿臉笑意的代善在多爾袞的陪伴之下心滿意足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