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瀋陽城大金皇宮之中,氣氛極為沉重,莽古爾泰的戰敗讓他們措手不及。
明軍絕大多數精銳不都在遼東地區嗎?那苦兀島那裡來的三萬有餘的明軍精銳?
現在可好,莽古爾泰的一萬五千人幾乎全軍覆沒,遼陽以南地區也因為我大金軍力的缺乏而受到明軍的不斷進攻,各方面的損失絕對算不上小,同時那科爾沁部也都我大金有些不滿。
這一場仗現在完全就可以說是一敗塗地,大金損失慘重。
大殿中來的人並不多,只有皇太極、代善、多爾袞多鐸兩兄弟、揚古利、范文程等大金重臣,所有人加起來也僅僅十數人。
現在這樣的戰爭結果實在是他們有些難以接受,所有人還有些愣愣的。
當眾人回過神來,他們都明白自己的大金現在的形勢可以說是極其危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是身死國滅。
當眾人開始商議對策之時,在面對足以要他們性命的威脅時,所有人都放下了之前的爭端,全心全意的開始為他們的大金出謀劃策。
最終也達成了幾點共識,會議結束後,建奴就開始行動了。
大金全面進入防禦階段,沒有大金朝廷的命令,所有人禁止私自和明軍發生衝突。
再次抽調三千新兵送到寧古塔,責令阿濟格全力守城,無論如何都要守住寧古塔,無論明軍在寧古塔以北做什麼都不要管,僅僅將明軍擋在寧古塔以北就夠了。
大金朝廷派出使者前往平壤,向阿敏釋放善意,緩和雙方關係,甚至皇太極已經做好準備若阿敏願意回來,他願意交給阿敏一部分他想要的權力。
還有一路使者帶了大量的金銀財物前往科爾沁,他們需要緩和與科爾沁的關係,這一路真正的使者還是皇太極的后妃哲哲。
上面的這些還好,建奴高層還是很容易就獲得了共識,但對於另外一件事,建奴高層經過了將近一個時辰的大規模爭論,這才勉勉強強達成了共識。
他們要和明國和談。
沒有辦法現在他們真的是被遼東明軍給整的焦頭爛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金至少有三千老幼被明軍屠殺,損失的奴隸更是不計其數了。
而且現在他們若是想要這些明軍給完全驅逐,需要耗費的時間和損失必然是極其巨大的。
問題是現在他們根本承受不起這樣的時間和損失,現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明軍和談,嚮明國服個軟,讓明國主動撤軍,如此以來,他們就可以獲得一段和平修養的時間。
在這樣艱鉅的情況下,那些反對和談的人最終也只能無奈的同意了這項決策。
於是在九月一日,好好準備一番的建奴終於行動了,揚古利這個大金重臣作為正使,帶著大金朝廷的期盼,帶著十數輛滿載著禮品的馬車離開了瀋陽,緩緩向南駛去。
楊古利離開後,建奴在皇太極、代善的指揮下,開始進行全面收縮,同時開始拼盡全力抽點人馬,以應對明軍的侵襲。
用明國的話來說,這叫“兩手抓”,萬一和談沒有談成,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將這些明軍給驅逐出去。
楊古利一行人很順利的到達了雙臺子河東岸,望著西岸那座雄偉的城池和旌旗如林的明軍,楊古利心中感嘆,自從明國這位少年皇帝登基後,明軍真的是不一樣了。
一直在盤錦城待著的袁可立收到了建奴請求和談的訊息,袁可立聽到這個訊息心中大喜,看來孫傳庭在東北應該打贏了,不然建奴也不會過來和談。
袁可立不敢耽擱,這樣的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張,連忙將此事和自己的猜測上報朝廷。
說到底還是庫頁島黑龍江那裡距離大明京師太遠了,現在戰爭已經結束半個多月了,袁可立他們還不知道發生在黑龍江江畔的戰爭結果。
也就在袁可立的奏摺離開盤錦時,從庫頁島出發的幾艘快船終於抵達了天津,第二天,東北大捷的戰報終於送到了京城。
得到訊息的朱由檢大喜,當初要向黑龍江移民可以說是朱由檢大力支援才定下的,現在看來孫傳庭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獲得了大勝,而且還是野戰大勝,大大長了大明的志氣。雖然明軍的損失也很大,但想比於他們取得的勝利來說,朱由檢還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天,朱由檢在皇極殿召開大朝會,當眾宣佈了孫傳庭取得大勝,頓時群臣振奮。
“諸位愛卿,此次孫將軍在東北取得大勝利,此戰消滅了一萬五千建奴精銳,建奴可動用的機動兵力幾乎一戰而末,從此庫頁島、黑龍江等地就徹底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