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重鑄剛明> 第五百一十一章 賑災!!(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一章 賑災!!(求訂閱) (1 / 2)

崇禎三年七月份,整個大明朝廷,淮河以北諸多布政使司的大多數官員將絕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中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賑災行動之中。

此次災害波及的範圍之廣,古今少有,朝廷出動的賑災力量之大同樣是古今少有。

一次性免除半個大明的稅賦,一次性拿出來一千萬石的糧食,僅僅是這兩個資料都讓每個聽到這個訊息的人心中震動。

大明中央眾多的高低階官員離京急忙奔赴各地,處理地方賑災,北方多達十萬的精銳明軍備全部被動員起來,大部分都用來維持賑災、以工代賑的秩序。

沒有辦法這次需要賑災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涉及的人口也太多了,這個時代的百姓家中的存糧都是極少的,一旦出現災害那就意味著家中沒有糧食了,不想辦法是要餓死人的。

賑災不僅需要官員,同樣需要大量的糧食,北方各個布政使司的存量並不算多,即便是前兩年少府已經盡全力收購糧食也還是不夠,此次能夠一次性拿出來的糧食大約有八百萬石,朱由檢又從河套、漠南兩地調集了兩百萬石。

這兩地的移民已經在這裡生活兩年時間了,這裡的確是頗為適合耕種,尤其是河套地區和開平一帶,產量頗多,收穫較多的大明百姓每次收穫都會賣給戶部一部分糧食,畢竟這些百姓還都欠著信達錢莊的銀子。

河套、漠南兩個布政使司多餘的存糧幾乎都到了戶部手裡,現在已經有存糧近五百萬石,此次拿出來兩百萬石倒是問題不大。

於是崇禎三年,朝廷在北方修築的水泥官道上,出現了運量大隊,一隻運糧車隊隊伍有近千輛四輪馬車,可謂是浩浩蕩蕩。

這裡面不少車輛都是就地向那些大商人“購買”的,少府雖然有不少,可相比於需要這個數目還是太少了。

禮部尚書溫體仁此次負責的區域仍然是他熟悉的西北三布政使司,他此次再次前往西北,朱由檢還交給了他幾個額外的任務。

之前朝廷定下的向青海、甘肅移民的事情推進相當緩慢,此次朱由檢要求他藉助此次北方大旱,從陝西、山西甚至是河南調集百姓前往甘肅、青海,尋找水源充沛、適合耕地的地方安置百姓。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以工代賑修築西安到蘭州一直向西直達嘉峪關的水泥官道,甚至再連線青海的西寧,若有可能還要繼續向西。

滿桂和林丹汗的大軍隨時就有可能西進,為大明的移民佔領更多肥美的土地。

………

此次賑災可謂是調動了大明大半的國力,朱由檢不得不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北方遼東、庫頁島上的孫傳庭都嚴陣以待,嚴防建奴在這個時候動手。

此事也打斷了之前他定下的變法計劃,不得不將計劃向後推遲。

八月份,陝西,從北邊的黃河之畔一直到南方水量肉眼可見降低的渭水之濱,大地彷彿是裂開了,往常應該是玉米高聳或紅薯的藤蔓佈滿大地,現在完全是一片枯黃,乾枯的土地已經裸露在外。

原本常年有水的河床此時也完全乾涸,只剩下了那被太陽曬的龜裂的河床,那裡還有水的影子?

此次戶部已經得出結論,今年北方百姓在朝廷組織下進行的玉米、紅薯搶種產量極低,只有正常產量的三成。

說起來讓大明幾乎所有的官員無奈,這一次的旱災為什麼又是陝西情況最為嚴重?

情況似乎更加嚴重了,一千萬石糧食恐怕不太夠,若旱情再不緩解,恐怕要從南方調運糧食了。

陝西鳳翔府與甘肅鞏昌府交界地,溫體仁帶著一眾官員正沿著渭河旁官道向前方的施工現場走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