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沒有辦法,這樣的水泥硬化路面可是比之前那樣的土路要強的太多了,有了這條路,一眾商人自然不願意走之前的土路了。
這條路還沒有修繕完畢時,大明的眾多商人都已經認識到了這水泥路究竟有多麼好,對於他們的經商究竟有多麼大的利好,因此他們就一直在盼望著早日修通。
畢竟現在的情況和以前可不太一樣了,現在大明的遼東可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遼東駐紮的大明軍隊有將近十萬人!而且這十萬人還都有著很多的銀子,他們也就有著極高的消費力,這裡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恐怕已經能和京城相比了。
這個市場可是剛出現的,之前遼東的那些將士那有這麼多的銀子?朝廷那個時候那有現在這麼豪爽?更何況那個時候這個市場幾乎被晉商給壟斷了,那裡還有其他商人的事情。
可是在大明英明的皇上將晉商幾家最有代表的家族給一網打盡後,晉商完全就是半殘了,他們已然沒有能力再控制這個市場了。
在晉商被處理後,全大明的商人只要是有那麼一點兒能力都想去去遼東經商。
於是在水泥路修成後,自然而言的現在這條大幹道上幾乎每一天都充滿了從全大明商人連綿不絕的商隊。
幸好這條路最開始修繕的時候朱由檢給它定下的標準就極高,畢竟在可見的未來十數年內,這恐怕是大明京師到遼東的戰略要道,因此這條路的寬度達到了五丈寬,不然的話現在這條路恐怕就要被堵上了。
原本工部尚書徐光啟還想修的更寬一些的,但是被朱由檢阻止了,修的太寬也用處不大,跟何況花費也將成倍提升。
但是五丈寬的官道成本也是極高了,寬度也足夠用了,就像現在,道路一側即便有著大量的百姓停在哪裡也不影響大軍的前進。
只是這個年代大明就有堵車了?真是奇蹟啊,朱由檢搖搖頭。
朱由檢坐在馬車上,高起潛和方正化在旁邊服侍著。他正在看著大道上眾多的商人,依稀可以看到這些商人臉上的笑容,看來這些商人在遼東的生意做的非常不錯啊。
剛開始,朱由檢看到這種繁華的景象心中還是頗為高興的,畢竟這種繁華還是表示著自己對大明的治理還是頗為不錯的,也代表著大明朝的情況越來越好,絲毫沒有所謂的亡國景象,這是對自己的認可。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由檢眼前的車隊連綿不絕,絲毫沒有要結束的跡象,這個時候,朱由檢的臉色就嚴峻起來,收回目光坐回車上,閉上眼睛,一動不動。
旁邊的高起潛和方正化對視一眼,他們明白皇上此時的心情似乎不太好,這變化也太大了。
他們也迅速的安靜下來,一點兒聲音也不敢發出,這個時候他們可不敢絲毫打擾這位有著極強威嚴的大明皇帝。
沒錯,朱由檢此時心中首先湧現的是疑惑,離開京城到現在也已經有半日多一點兒的時間了,半日時間他們也已經走了大約二十公里了,二十公里啊,那些商人的車隊竟然沒有絲毫的中斷,往前看同樣是連綿不斷。
這究竟有多少商隊,一次能夠運輸多少物品,這麼多的東西,遼東那十萬軍隊真的能夠消耗這麼多的東西嗎?恐怕有些困難吧,對於發給軍隊的工資去向,他還是很清楚的,畢竟這些人的工資可都是存在大明的信達錢莊中。
他們超過七成的銀子都是存在那裡留給自己的家人,剩下的那三成銀子又能夠買多少東西?就算加上還生活在遼東的近十萬百姓,還有哪些正等待移民到庫頁島上的數十萬百姓也用不了多少,畢竟這些人可沒有什麼銀子,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那麼真的多的物品究竟賣給了誰?
奧,對了,這裡面還有一些斬殺建奴頭顱計程車兵是拿到了不少銀子,可這就夠了嗎?朱由檢也不確定了,看來得去遼東看看具體情況了。
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朱由檢看著這規模龐大的商隊,朱由檢自己心中卻頗為不爽,這麼龐大的商隊中究竟蘊藏著多麼大的銀子,而這些銀子卻和他這個大明皇帝沒有什麼關係。
這簡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憑什麼他們掙了這麼多的銀子卻不給朕交稅?而且還用朕修繕的水泥大道來經商來掙銀子。
朕現在真的是缺銀子啊,內帑中的那小兩千萬兩白銀真的不夠朕花啊。
現在看來,有些事情是該做了,有些東西該交還是要交的,誰都逃脫不了,現在的時機也差不多了。
這時朱由檢睜開眼睛,心中感到慶幸,看來朕此次出京真的是出對了。不然的話朕也不會知道我大明的商人已經掙了這麼多銀子了,而且這還僅僅是遼東一地罷了,那大明最繁華的南直隸該是什麼樣了。
沒想到啊,朕這出京第一天就有意外收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