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以為出現這樣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南京這裡遠離朝廷的時間太久了,忘記了什麼是朝廷,什麼是朕。這裡的衛所軍隊尤其是南京京營就將這一點兒表現的淋漓盡致,真是讓人長了見識。
不得不讓人感嘆:好一個南京京營!
朝廷修改一個軍制,竟然會引起大明京城周圍的軍隊造反,簡直是駭人聽聞。”
………
“皇上所言甚是!”,黃得功鬆了一口氣,不管何時只要是面對這個年輕的皇帝,他總會感覺到極大的壓力,而皇上的心思他卻永遠都猜不透。
他對於皇上還是極為感激的,當初他鬧出了南京這樣的大事情,朝堂之上可是有不少官員都在彈劾他,甚至還有官員直接退出停止衛所改制。
幸好皇上直接駁斥了這樣的關掉,為他提供了極大的支援,看來皇上之前的話還真不是說說,是真的支援他們這些臣子,不像歷史上那些皇帝令人不齒的行為。
“嗯,說說你負責的幾個布政司的軍制改革情況。”
“皇上,臣此次負責南直隸、江西、浙江、福建幾個布政使司的軍制變革,在這之中南直隸更是重中之重
所有的衛所軍戶數量超過了四十萬戶,經過清查,共有軍戶八十萬戶,超過了四百萬人,如此龐大的規模實在是令人心顫。
此事說起來還要感謝之前在南京發生的叛亂,這場戰爭讓那些心懷不軌之輩認識到了朝廷大軍的威力,接下來都老實了不少,軍制變革推進也頗為順利,和其他地方相比小規模的叛亂要少上不少。
然而南直隸的任務量實在是太大,之前朝廷可以說是遠遠沒有料到衛所的軍戶數竟然達到了這麼多,其實按照之前的耕地數量完全是不夠分的。
但是天無絕人之之路,此次雖然人口是預料的一倍,但是統計出來的天畝數也不是朝廷記錄的數量可比的,也增加了八成左右。根據統計這些新增加的土地大多數都是這兩百年來衛所開墾出來的耕地。
只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些新增的土地沒有被朝廷記錄。
如此一來,軍戶們基本上都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唯一出現問題的就是福建,這裡山多地少,實在是分不了,於是在臺灣知府張天麟以及安海伯鄭芝龍的幫助下,從福建移民五十餘萬人抵達臺灣。
如此才算是順利的推動起來。”
朱由檢點點頭,不錯,軍戶的數量比想象中的多這個問題其他地方也出現了,但是土地也同樣的增加了不少,這倒也是一個普遍現象。
也正是這樣才讓計劃得以順利推進,畢竟總不可能讓所有沒有土地的人去移民吧。尤其是現在朝廷的土地並不多。
至於耕地沒有登記?這實在是太正常了,整個大明不都是這樣幹嗎?
………
“同時各省選拔的一萬兵馬已經全部挑選完畢,從京城派過來的諸多縣尉、府尉已經接管了這批人馬。
這些皇上挑選出來的人手都頗為不錯,現在這些軍隊都已經在各地訓練數月有餘了,現在已經有一戰之力!
同時臣還挑選出來近三萬名熟悉水性之人,這些人全部已經登記造冊,只要朝廷需要就可以立刻加入我大明水師。
臣也從沒有減緩南京大營兵馬的建設,現在經過一年多的訓練,五萬精銳大軍已經基本成型。
現在臣認為臣負責幾個布政司的衛所改制大約到年底就能完成。
……
皇上,這些就是基本情況了,請皇上裁決。”
其實黃得功這一年半以來的工作還是極為滿意的,各方面的推進都頗為順利,除了南京的那場大叛亂,其他叛亂完全都是極小規模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近四百萬衛所百姓的安置啊,這個浩大的工程到現在已經完成了九成,很快就就能結束,說實話能做到這一點就將他自己都是極為驚訝的,自己竟然有這麼強的能力?能做成如此複雜的事情,簡直是不可思議。
朱由檢仔細聽完,心裡的確也頗為滿意,現在從北京出發到南京各地的衛所變革情況他已經瞭解的很清楚了,各地基本上都沒有落下多少,現在完全能夠保證自己給他們定的目標,很不錯。
“嗯,黃愛卿這一年多來的確是辛苦了,各方面的情況完成的都極為不錯,朕頗為滿意!”
“謝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