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真是頭疼。
這究竟該如何處罰這些人?
沉思良久,朱由檢還是定下了處理方法。這些人畢竟沒有違法,實在是不好嚴厲處罰,更何況嚴厲處罰有可能會讓天下官員士子認為他這個皇帝想用東林黨,之後又做出不好的動作,這種可能可十分不美好。
他可是很不容易讓天下人明白他這位年輕的皇帝並不信任東林黨,一點兒都不想用他們,現在自然不願意讓著一結果前功盡棄。
因此朱由檢還是決定對他們有一些“合適”的處罰。
處罰很簡單,朱由檢準備在下一期的邸報上對這一批人的行為表示嚴重批評,這一篇文章要以朱由檢的身份印在邸報上。
朱由檢相信在這個極其重視名聲的時代,當你們的君父表示了對你們的不滿,批評,這些人就算自己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麼其他人也會遠離他們,將他們孤立起來。
……
朱由檢是這樣想的,他也是這樣做的。
半個月後,這樣的一份邸報透過成熟的渠道被送到了大江南北,在極端的時間內整件事情的內情就傳遍大明。
朱由檢的這一篇文章也引起了渲染大波。
要知道,這還是邸報上第一次刊登大明皇帝朱由檢的文章,崇禎皇帝可是大明的中興之君,他的文章自然是極受重視的,他們也想看看這篇文章究竟寫了什麼。
於是幾乎所有計程車子都極為興奮的捧著邸報細細的品讀著這一篇文章。
“好,好啊,真是一篇好文章,簡直是文采斐然。”,一名中年士子剛拿到邸報掃了一眼就大聲道。
“是極,是極,聖上大才啊!”
……
良久眾人才將注意力轉移到文章內容之中,這,南直隸那邊的東林黨士子已經如此猖狂了嗎?一千餘人一同行動,果然是大手筆。
只是皇上的語氣似乎是頗為嚴厲啊,那些士子也沒有做錯什麼事,僅僅是說出了他們的實情罷了。
讀完文章後,眾人才明白原來皇上厭惡的是他們採用的這種方法。
眾人心中驚醒,是啊,這些人猜用的方法不正是東林黨所擅長的嗎?這難道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現在他們用來對付東林黨人,難道以後就沒有人再用這種方法對付自己?
皇上聖明啊,這樣的卑劣手段絕對不允許旁人隨便使用,不然恐怕要天下大亂啊,必須要受到嚴懲。
而朱由檢的這一篇文章也讓天下士子對於東林士子所傳播的謠言產生了興趣,大大加速了訊息的傳播,又對東林黨產生了一記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