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呼小叫的漢斯普特曼斯打撈起來放在戰船上,鄭芝龍和熊文燦兩人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位狼狽至極絲毫沒有之前前往澎湖時囂張樣子的漢斯將軍。
漢斯感受著自己熟悉的鄭芝龍那嘲諷的眼神,連忙閉上了自己的嘴巴,不再大聲嚷嚷,又看了看周圍那被明軍俘虜的大量荷蘭勇士們,他的心中突然很是悲痛,還是自己害了他們啊。
現在只希望這些明國人能夠看在我偉大祖國荷蘭的面子上能給他們留下一條性命,而且被俘虜的恐怕不僅僅只有這幾百人,普羅民遮城內恐怕也要被明軍俘虜幾百人,這麼算下來就接近一千人了,這一次真的算得上是大敗了。
荷蘭好像已經有很久沒有經歷過這麼大損失的戰爭了,沒想到啊。
十數年未見的大敗仗竟然會是我漢斯普特曼斯和彼得奴易茲一手造成的,也不知道巴達維亞總督會不會願不願意付出一些代價來救我們。
我們這是為了我荷蘭才被明國人俘虜的!
“漢斯,我們也算是朋友了,現在我告訴你一個好訊息,不對,不對,對你來說恐怕是一個壞訊息,你的上官彼得奴易茲在守城時已經死了,他可比你要慘的多啊。”
鄭芝龍說完,轉身就和熊文燦一同回去了,絲毫不在意此時漢斯可能會出現的表情。
在他的身後,跪在地上的漢斯兩眼呆滯,彼得已經死了?這不可能,你那麼怕死,比我要怕死的多,你怎麼救死了?
不過死了也好,不用像我這樣成為明軍的俘虜,將來恐怕要受盡屈辱了。
至於自殺這個選項漢斯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在他看來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被殺的,既然能活著為什麼要去死?
……
半個時辰後,明軍的戰場打掃就宣告結束,大軍彙集在一起,士氣高昂的大軍押送著四百餘俘虜駕駛著戰船向臺灣駛去。
沒過多久,大軍就停靠普羅民遮城外的軍港,鄭芝龍、熊文燦也和孫應元見了面,雙方很是興奮的相互講述了各自的戰鬥經歷。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是崇禎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了,從明軍正式出征到現在盤踞在臺灣南部的荷蘭人全軍覆沒僅僅才過去了六天時間!
這場戰爭的進展屬實是十分迅速,臺灣的一眾文武官員此前也沒有想到戰爭的進展竟然會這麼快。
不過不管如何,這場戰爭他們大明這一方的確是贏了,而且還是大勝特勝!
此時在這普羅民遮城城外,將近兩萬大明軍隊正在喝著慶功酒,場面很是熱鬧,幾乎所有計程車兵臉上都帶著笑容。
一方面這場戰爭大家的傷亡並不大,傷亡少,大家自然非常興奮。
自古以來,軍營中計程車兵之間都是很有感情的,大家一同訓練,一同吃喝一年又一年,自然會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情況。
要知道每一場戰爭都是要死很多人的,誰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活下去,因此對他們來說他們的每次戰爭,他們都是將自己的腦袋綁在了褲腰帶上的。
每次戰爭開始之前大家都是求老天爺、祖宗保佑自己,保佑自己的兄弟,能夠留下一條命。
這次戰爭總體來說很是順利,陸地上真正激烈的攻城戰僅僅持續了不到一個時辰,如此迅速的攻下這座城池,即便是他們這些已經訓練了一年的新式火槍、火炮,他們仍然沒有想到,有了新火炮、火槍,攻城戰會變得這麼順利。
攻城如此順利,他們之中死亡的人自然就很少,這個時候他們心中自然非常開心。
另一方面就是他們可是立下了大功,這一年來他們的訓練和以前是不一樣的,每天都有一些讀書人給他們讀朝廷的邸報,讓他們對大明的情況已經有了很深的瞭解,他們已經和一年多前的他們很不一樣了,不再是以前那樣渾渾噩噩了。
他們對於朝廷這一年多來的情況瞭解很多,可以說他們完全做到了,身在家中做,兩耳眼天下。
他們為朝廷處斬大量的貪汙官吏拍手叫好,為貪官的為非作歹恨得牙癢癢,為朝廷在遼東大殺四方而歡呼,為皇上取消遼餉而興奮,為皇上整頓衛所而振奮。
他們很明白,朝廷對於立功將士的獎勵政策,殺多少人、立什麼樣的功勞都會有多少銀子的賞賜,會賞賜什麼樣的官職他們都一清二楚。
他們清清楚楚的看著每個月他們應該有多少餉銀,什麼時候應該發放,而且在邸報上寫著某某某立下什麼樣的功勞,賞賜了多少銀子。
這讓他們明白自從崇禎皇帝登基以後,大明的一切都不一樣了,尤其是軍隊更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他們相信只要他們能夠立下功勞,朝廷就能夠按照朝廷的規定給他們發放獎勵,朝廷不會失言的。這也是讓他們在之前的交戰中保持著極其高昂士氣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