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重鑄剛明> 第三百八十七章 拉開帷幕—報名(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七章 拉開帷幕—報名(求訂閱) (1 / 2)

今年因為大量的種植新作物,全國的糧食產量大大增加,尤其是朝廷自己掌握的糧食就更多,有了糧食,其他的事情才能快速推進,糧食就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這個時候朱由檢才深刻的感受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深刻含義,沒有糧食真的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崇禎元年朝廷花費的糧食絕對超過了正常年份的三倍!

隨後朱由檢召見了戶部尚書畢自嚴,和他交代一番倉庫建設的事情,這件事也很重要,建立一套遍佈全國的倉儲系統是很有必要的,

之後朱由檢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準備進入休息時間,他愉快的向後宮走去,今晚又是一個造人的夜晚。

……

朱由檢在輕鬆自我的時候,整個朝廷則處是瘋狂的忙碌中,朱由檢取得遼東大勝回到京城後的這一段時間,對整個大明進行的變革動作又大又多,而這是政策的具體實行又幾乎全部交到了朝廷官員身上,他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這樣的滋味他們以前是從來沒有經歷過的。

此時的禮部尚書溫體仁的感受格外深刻,自從皇上要用考試一次性選拔五萬名官員來代替之前的吏員後,以溫體仁為代表的整個禮部都陷入了巨大的忙碌中。

而在這不久後,他們禮部還要組建地方上的機構,這又給他們增加了巨量的工作,這樣的繁忙程度甚至比溫體仁之前在河套組織移民時還要強。

溫體仁還好,還能承受的住,畢竟他已經在河套鍛鍊了快一年時間。只是禮部的一眾官員卻有些難以忍受了,之前他們何曾經歷過這樣的繁忙,以前的禮部可都是極為清閒的,平時最大的忙碌就是科舉還有一些大型的慶典活動。

哎,現在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

而就在南京城內外風起雲湧之時,在崇禎元年十一月一日,明年二月一日的科舉考試報名正式開始了。

經過禮部所有官員的將近一個月的努力,他們向全國所有的府城都傳達了具體的報名要求,設立了報名地點,這一天就是檢驗成果的時候。

同時禮部乃至是朱由檢都在等待著這一次報名的具體人數,只有確定了這個,接下來的事情才好安排。

例如考場地點的安排,試卷所需要準備的數目,監考人員的安排…

這些事情都是一個麻煩事,只要一想到可能會有超過二十萬人報名並參加考試的情景,溫體仁等一眾禮部官員就感覺頭皮發麻,自古以來就沒有過如此巨大規模的考試啊!

這也沒有什麼經驗可可以借鑑,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唯一一點兒安慰就是朱由檢還能時不時的給溫體仁提供一些思路,不然的話,溫體仁絕對會被逼的發瘋,無它留給他的時間實在是太緊張了,從朝廷下聖旨到明年考試的二月一日,時間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個月!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溫體仁在京城報名處旁邊不遠的二層閣樓上愣愣的看著下方的場景,他心中在不斷的迴響: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

是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這天溫體仁專門來到這裡想看看具體情況,然而現在報名開始的時辰還沒有到,他就被下方那長長的報名隊伍給震驚了!

在這些人中溫體仁還看到了幾個熟悉面孔,他們都是有可能中進士的才子啊,你們不是都反對朝廷的這項決策嗎?甚至直接要走到承天門前表示你們的反對,展現你們所謂的風骨,現在怎麼都來報名了?你們這簡直都是天大的笑話,令人不恥!

再說了報名時間不是有五天嗎,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著急。

“大人,京城內其他三個報名點比下方的人基本差不多。”禮部的一位官員小心翼翼的收到,他的心中也是悲憤不已!

溫體仁長長的吐口氣,一言不發的回到禮部衙門,眼不見心不煩,就等最後的結果吧。

溫體仁離開了並沒有影響到京城內排隊報名計程車子,他們此時正是格外的熱鬧。

不少士子在來之前那可是格外的糾結,在他們的心中走上這樣的道路那就代表著之前堅持了數十年的科舉宣告失敗,這就以為著投降,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但是或被生活所迫,或這畢竟是一條似乎相當寬闊的為官之路,於是他們還是來了,在來之前他們沒有告訴他人,甚至在今天之前和好友交談時對明年的考試不屑一顧。

今日他們偷偷摸摸的來了這裡,卻沒有相當在這裡看到了很多的相熟之人,甚至還有比自己在考進士上很有前途的同窗,這一下子心中的煩悶、羞愧消失的無影無蹤。

原來大家都一樣啊,那我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

因此在京城的這四個報名點場面顯得極為熱鬧,再加上週圍圍觀的大量百姓,他們對著中間計程車子們指指點點,平日裡那裡有機會見到這麼多身穿儒服計程車子們。

大家作為京城人這一年多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讓他們大開了眼界,這個場面對他們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小場面,完全沒有了一年多前面對士子的那種若有若無的自卑感,現在已經完全能夠對著士子們評頭論足。

一眾士子們倒是也沒有很大反應,畢竟前方禮部的大人還看著呢,雖然心中甚是不滿,但是也不敢出聲呵斥。

場面似乎顯得很是和諧!

而這樣的場景不僅僅是京城存在,在整個大明府城以上的城市都出現了這樣的場景,報名點並沒有在縣城設立,可以說全國一百餘座城池都出現了這樣的盛況。

因為這次考試的報名條件實在是太低了,只要有童生功名就可以參加,對於其他的要求全部不存在,無論你是宗室還是商人之子都可以參加,這個做官的機會幾乎向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開放。

唯一的限制也就是年紀罷了,只要是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一下均可以參加。

同時在讀書人看來崇禎二年的考試是第一次考試,也必然會是招收人數規模最大的一次,達到了五萬人。

雖說以後朝廷還會繼續舉辦,但是絕對不可能再達到這樣的規模。因此天下讀書人都相信,這一次必然是最容易的一次,以後再想考上恐怕就難了,而且還要浪費不短的時間。

因此這一次想要參加考試計程車子數量很多,都想去碰一個運氣,萬一成了呢?這也不失為一條通天之路。而且朝廷又不禁止自己再參加之後的會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