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高興與眾人的愁苦和擔憂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自然也就讓劉宗周等人很是不滿,簡直是豈有此理,你們完全是枉讀了聖賢書。
但是劉宗周等人還是說要直接圍住了兩人,對於劉宗周這個天下儒學太鬥,叫人自然不敢怠慢,向劉宗周打了個招呼!
劉宗周等人可對他們很不感冒,直接無視了兩人,極其無禮的說道:“郭大人、畢大人,兩位大人此時竟然還如此開心?
兩位大人難道不知道皇上此時在佞臣的教唆下,竟然直接要廢除衛所制,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皇上不知道這衛所制是太祖皇帝親自定下的嗎?天下數百和衛所直接養活了天下兩百餘萬大軍!直接關係著我大明的應衰存亡!
再加上,太祖皇帝留下的政策豈是想變就能變的?太祖高皇帝是多麼的偉大,他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他所制定的天下之法絕對不能變動。
祖宗之法豈可輕動?
………
現在這樣事關我大明生死存亡的時候,兩位飽讀聖賢書,又是聖人門徒,難道不清楚這樣的危險嗎?這個時候兩位大人難道不應該加入我們,參與到保衛衛所制的宏大隊伍之中嗎?”
劉宗周的聲音越來越激昂,他身後的一眾小官此時都是雙眼赤紅的看著前方對著郭允厚兩人慷慨激昂的劉宗周,心中想著:劉大人果然不負盛名!
郭允厚不想搭理這些人,拉拉旁邊畢自嚴的衣袖,準備回去了,惹不起自己還躲不起嗎?
但是他能忍,畢自嚴卻不想忍了,他直接向前踏出一步,聲音響亮的說道:“劉大人此言差矣!
自古以來,先賢曾孜孜不倦的教導我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兵者,國之大事也!
最近百餘年,我大明衛所糜爛,不僅不能對蒙古人主動出擊,甚至就連沿海的倭寇都不是對手,對戰遼東也不過是敗仗連連,遼東土地一丟再丟,數百萬遼東百姓妻離子散!
現在皇上大練新兵,對西南奢崇明、安邦彥、土默特部、建奴連連確定勝利,而這一切都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皇上地勝利正是表明了募兵制比衛所制要好的多!
而且改衛所製為募兵制的想法,大明曆代先皇也有所準備!不然的話之前的九邊也不會全都是募兵制!
現在難道不是應該趁著建奴元氣大傷之際整頓全國兵馬!什麼時候走大明才可以揮師百萬,直下瀋陽城!
若是沒有了軍隊的強大,難道咱們這些讀書人還能好好讀書嗎?你們還能在這裡高聲闊論嗎。”
畢自嚴說完後,郭允厚都驚呆了,這位新任戶部尚書的嘴可真是厲害了!而這也正是皇上所喜歡的型別,以後恐怕是仕途寬廣啊。
劉宗周等人實在是氣的發抖,可惜的是郭允厚和畢自嚴已經揚長而去了!
“畢大人,你這還有些著急了,他們有現在的反應其實也很正常,畢竟咱們之前不也是如此嗎?”
“郭大人,本官並不認同大人的話,本官認為這些人恐怕和我們的所思所想並不相同。
他們並不關心我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不關心我我大明軍隊能不能打勝仗,他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現在朝廷的情況不能動,維持現狀就好!
其實本官現在最擔心的還是我們那個聖明的皇上,本官從來沒有想過這一輩子還能遇到這樣的皇上,咱們現在的皇上實在是大方,數十萬人的軍費皇上竟然也願意從內帑出,本官實在是感到由衷的慶幸!
剛剛在乾清宮,當聽到皇上地話時,本官就是極為震驚的!
現在這數百人的直接衝頭,是真的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本官是真的擔心皇上他能不能撐得住這些人的壓力將這些事情給不斷的推進過去!”
“畢大人所言極是,像劉宗周這樣的迂腐之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我大明的未來,他們只想著自己的名聲,自己的未來!
本官相信皇上會處理好些數百人的,劉大人恐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是極是極!”,說到這裡,已經走過去很遠的兩人轉身看著皇宮外的場景!
………
ps:今天先還欠債一千字,明天繼續還債,現在實在是太累了,實在是非常瞌睡,堅持不住了!今天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