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志得意滿的帶著屬於自己的戰利品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他卻不知道,他這一路上的囂張跋扈,私自分贓,以及想要留在朝鮮自立為王的想法都有人悄悄的記了下來,很快就會彙報給皇太極!
皇太極聽到這些後,也不由得有些生氣,雖然他很想收了他的兵權,但是真正看到他如此的猖狂不將自己放在眼中,甚至還想就在朝鮮。如果不是其他人的勸諫,他恐怕真就不回來了吧。
這次之所以派阿敏帶兵,主要不是因為他打仗很厲害,而是皇太極想試探他一番,此人平時是很支援皇太極。
但是皇太極對他還是不放心,大家都是四大貝勒,他就這麼甘心?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他自己是不會甘心的。所以這次出征朝鮮就是自己試探阿敏的一次機會。
表面上看自己這是對支持者的酬功,能拉攏軍心,其實是在試探阿敏是否是真正的放棄了汗位,對自己是否忠心。
果然啊,此人還是對自己不忠啊!以後對他還要多多小心。
此時,盛京城內可是熱鬧的很,數萬大軍的勝歸來,帶回了大批的物資、奴隸,沒有去的那些八旗兵一般都可以挑選幾個奴隸,至於物資是要收歸國庫的。
不過,就算如此,城市內仍然顯得格外熱鬧!
一部分人收穫了很多,那些沒有去的自然就很羨慕,也就更想著打仗,軍心、士氣高漲!
皇太極見此情景更是心情舒暢,接下來就是要好好準備和明國打一仗了。
尤其是最近袁崇煥一直在維修擴建那些個城堡,要攻破這些堅固的城池對大金的勇士們來說,不是難,主要是死傷太大了,大金跟不就承受不起這樣的傷亡。
要趁著他們還沒有完工的時候出兵,一舉搗毀,最好能攻下錦州城!
……………………………………………
此時的大明京城,當建奴進攻朝鮮的結果傳到京城時,朝野失聲,大明失去了這個與大明關係最好的藩屬國?
天啟皇帝緊急召開大朝會,談論解決辦法,可惜沒有提出什麼好辦法,僅僅是有皇帝給朝鮮發聖旨,看看他們的態度。
沒辦法,天啟皇帝只能下旨,表示自己對這場戰爭表示遺憾,大明將會原諒朝鮮這次的過錯,繼續允許朝鮮使用大明的年號等。
為了表示對這件事情的重視,天啟皇帝還派了一名都察院御史前往朝鮮宣旨!
現在基本上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朱由檢一人在書房裡仔細的思考這件事!
從這場戰爭中可以分析出很多東西,首先大明朝廷這邊,似乎並沒有再軍事方面很厲害的人物出來,對當前形勢仔細分析一番,我大明如何如何,建奴如何,朝鮮如何。
我大明出兵有沒有用,能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朝鮮能抵抗多久?他會投降嗎?還是和建奴長時間的打下去?
這些分析都沒有,完全是找到什麼就是什麼!大明缺頂級的軍事戰略家!
還有朝廷下的命令,袁崇煥似乎重視程度不太夠,讓他出兵還磨磨蹭蹭的,這表明了遼東這個地方的軍隊或者說是袁崇煥這個人似乎不太想聽朝廷的了?或者說朝廷的公信力下降了,他不再相信朝廷的戰爭指揮能力了?
恐怕是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越來越薄弱了!這可是大患啊,必須要遏制!
PS: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