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爾耕這次著實是被嚇得不輕,回去後對手下也是要求極為嚴格,在田爾耕的親自監督下,事情總算是進展順利。
見此事進展如此順利,朱由檢也很開心,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次就夠了,自己不想再遇到第二次,現在相信所有人都會記住史啟元的教訓,相信以後應該不會有這樣的事情了,沒有誰還這麼想不開吧。
為了以後的情景,史啟元,你就不要怪朕!邸報的安排,文章都已經寫好了,就等著下一期發行了,到時候釘下最後一顆釘子!
皇上的權威不是你們可以染指的,有些事情不是你們能做的,以前的皇帝可以忍,現在朕忍不了。
內閣的幾位大學士這幾天有些沉默,原本這樣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現在不僅發生了,還鬧到這種地步。不過這也是他自作自受,誰也救不了他,死就死了吧,給後來人一個教訓吧。
只是代價有些大啊,直接廢了這個大明文官們好不容易建立的威脅皇帝的手段。
…………………………
這一日,南居益的奏摺經過內閣到了朱由檢的手上。
朱由檢不由得皺眉沉思,臺灣島上的土著勢力的確是朱由檢忽略了,他們躲藏在深山密林之中,若是經常下上劫掠百姓的話,孫元化的壓力恐怕會很大。
這些土著恐怕有數萬人,這些人恐怕從來沒有受過文明的薰陶,就算是將他們打敗,遷移到山下讓他們種地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恐怕必須要完全消滅,島上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
孫元化帶過的都是羽林軍多數是遼東難民,他們對於南方的多雨炎熱的天氣本就需要時間適應,讓他們進山找到土著並將它們完全消滅實在是太難了,他們必然會損失慘重,這樣得不償失。
這樣來看,從西南調兵似乎是唯一可行之策了,西南,環境類似,且多山,當地計程車卒都有很強的叢林作戰能力。
依朱由檢看,調兵的數量至少不能少於千人,人數太少,效果並不明顯,既然要動手,就要一勞永逸,同時也就當做是練兵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不由得想起來西南最近的戰事。
自從朱燮元提前出山總督五省軍務,大明在西南五省的優勢也完全發揮出來,這幾個月朱燮元也取得了不小的勝利,大決戰的時候也快到了。
現在調動一千餘人的兵力恐怕還是有影響的,朱由檢有些頭疼,大不了調一些土人過去!
可調誰呢?
一個人的名字出現在朱由檢的腦海中,取出這段時間朱由檢整理的西南戰事的資料。
再次查閱一番資料後,朱由檢定下了人選。
………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