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的事情就交給羽林軍,錦衣衛、東廠也會出力,愛卿好好的準備後天的紅薯收穫!”
聽到皇帝要親自去皇莊,還要讓百姓過去,徐光啟額頭見汗,這要是萬一有什麼人混入其中,後果不堪設想啊,滿朝文武能放過自己?
不過看皇帝的意思,恐怕是勸不住了,皇上那裡都好,就是喜歡往宮外跑,這成何體統啊!
“皇上,臣覺得皇上還是不要去了,若是有些刺客潛入其中,臣還有何面目再見皇上啊!請皇上三思!”
這話聽起來也有那麼一些道理,可是還不是希望自己待在皇宮裡,最好一輩子不要出去。說什麼危險,皇帝的親耕典禮的一畝三分地不也是在郊外嗎?不還是每年都要辦嗎?
“無事,羽林軍和錦衣衛會做好保衛工作的,這麼多人難道還防不住五百名百姓嗎?朕後日定然會去的,文武百官、勳貴們都要去!
愛卿,你是對於紅薯這種作物是瞭解的,一旦紅薯在我大明推廣開來,我大明子民每年能夠少餓死多少人啊!
朕可不是那些何不食肉糜的混賬,朕的子民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朕很清楚,每每想起,朕都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而這一切都很快將改變,每早一年將紅薯、土豆給推廣開來,不誇張的說就能拯救十萬人以上。
現在這隻需要朕出城一趟,就能將紅薯的推廣提前一兩年,那就是一二十萬百姓的命啊,朕為什麼不去呢?愛卿不必再說了!”
徐光啟聽得都一愣一愣的,“吾皇仁慈,大明百姓何其幸也,能有如此君父!”
“……”
很快,王加川、田爾耕也來到皇宮,朱由檢又是一陣交代,他們三人還是心驚膽顫的就離開皇宮慌慌張張的開始著手安排了。
三人都明白,後天的活動定然要小心再小心,誰能保證這京城百萬人口之中沒有那麼一些刺客,在京城外,五百餘人,對於他們來說恐怕也是一個好機會。
第二天,京城所有人都感覺情況不一祥了,彷彿又回到兩個多月前京城的緊張氛圍之中。
就在那些高官勳貴們正準備找人打探訊息時,已經有人走到他們的府邸宣告明日的事情。
當得知這個訊息時,眾人不由得感到荒唐,為了區區一種新作物,至於這麼大張旗鼓嗎?置安危於不顧,眾人不由得立即進宮求見皇上,可惜朱由檢不見他們。
無奈之下又去找徐光啟,竟然也找不到人。
眾人無奈之下又回到皇宮,繼續求見皇帝,最終在內閣幾位大學士的勸告下才回去了,看到這一幕的朱由檢不由得慶幸自己提前給幾位大學士通了氣,不然這些人恐怕不會這麼容易回去。
很快,明日皇帝將出行至皇莊觀看新農作物成熟的情況已經傳遍京城,得知能夠一睹天顏的京城百姓們興奮了。
很快又有一個訊息傳來,這新作物是由工部尚書徐光啟親自種植,據稱產量可以達到六石以上,在中下田也能到五石。皇帝就是因為徐光啟的保證將帶領滿朝文武來確認新物種的產量。還要挑選五百名百姓現場監督!
這下,京城百姓們都驚呆了,這年頭,誰還沒有種過地?一畝地的產量誰不知道?
皇帝親自去監督,這難道是真的嗎?
這難道是天佑大明!
京城的所有百姓們都興奮了,激動了,他們迫切的希望這是真的!
…………………
此時,京城一處不起眼的小院子裡,“我們真的不行動嗎?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訊息啊!”
“明日,狗皇帝身邊定然守衛眾多,我等如何能夠的手?我們還是老老實實給盛京傳遞情報,不要節外生枝,我等能在明國的京城混到現在的程度可是萬分不易,不能讓我大金的努力付之東流!
重點是所謂的新糧食!”
“主子英明!奴才佩服!”
作為主位上的一位壯漢不由哈哈大笑,露出了帽子下隱藏的辮子!
………………………
第二日,早一收拾好的朱由檢帶著同樣盛裝打扮的周皇后走出皇宮,皇宮外穿著朝服的文武百官、勳貴早已等候。
兩人登上龍攆,在足足千人的羽林軍的護衛下緩緩出發!前方的大街上的百姓們早已經被兩側的京營士卒們給分開,都站在寬闊的長安街兩側!翹首以盼的望著前方的龍攆。
為了朱由檢的這次行動,羽林軍出動五千人,京營出動兩萬人,從皇宮到黃莊都是軍隊!當得知他們的行為時,不由得有些無語,至於這麼大排場嗎?
不過有一點朱由檢還是很開心的,直到今天朱由檢才知道,在大明皇帝出行的時候,百姓是不用下跪的,和朱由檢在後世看到的韃清的電視劇中百姓跪在兩旁動都不敢動並不一樣。這讓朱由檢很滿意,這才有我漢家氣象嘛!
防採集自動載入失敗,點選手動載入,不支援閱讀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