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皇帝在皇宮內清洗魏黨之人的訊息傳了出去,在京城計程車紳、國子監的監生們都是異常興奮。
他們都在盼望著魏黨勢力的全部倒臺,等待著聖君收拾朝堂內的魏黨官員!
尤其是那些還在等候官職空缺的人,更是滿滿的期待!
留出官位,等待著忠正之士、君子們重臨朝堂,這樣他們也能早日進入朝堂,為君分憂!
而禮部尚書田吉、刑部尚書虞景辰等人則是惶惶不可終日,他們可是全靠著魏忠賢才坐在這個位置上的。
現在魏忠賢倒了,他們該怎麼辦!他們也想辭官。
可惜不捨得官位,就準備再等等,看看皇帝的對朝堂中臣子的反應。
比他們和魏忠賢更近的崔呈秀也不過是辭官回鄉罷了!想來他們應該最多是被貶到地方任職了,不過這也是最壞的結果了,總好過自己主動辭官吧!在地方上幹幾年,說不定就又回來了,還能收穫一筆銀子。
至於和魏忠賢有那麼一點兒牽扯的內閣閣老施鳳來,張瑞圖兩人倒是心裡清楚自己這大學士的位置做不久了,就算皇上願意放過他們,朝堂上的大臣們也不會讓他們就在這裡的。
很快,朝廷抄了魏忠賢以及魏良卿等人的家的訊息傳到了戶部尚書郭允厚的耳朵裡!
他急急忙忙的往皇宮趕去,作為戶部尚書,尤其是一位比較有本事的戶部尚書,他更清楚太倉銀根本就不夠。
如果不是今年的李三才案,由於他去找皇帝,千辛萬苦從皇帝口中掏出了數十萬兩銀子,今年恐怕又要請求皇上從內庫撥銀。
而現在又是新皇登基,也不清楚這銀子好要不好要!
當然了,今年甚至是以後一些年頭,朝廷的糧食應該是足夠的,畢竟宗室一年的俸祿八百萬石的糧食省了下來,可惜的是漕運每年的運量也就是四百萬石,最巔峰的時候是宣德年間的六百四十萬石!
何況近百年來黃河一直有問題,使得運河運輸能力大大下降,每年需要支付的修繕成本太高!
但是現在多了這麼多糧食,放在哪裡也是一個麻煩,是運到京城還是在各個省份儲存!這件事還是需要朱由檢來做決定的。
況且今天他還有其他要事要和皇帝商議!
而在他去往皇宮時,朱由檢正興致勃勃的接見回來的袁可立!
袁可立是昨日回到京城的,王德化傳旨這一趟可不容易,跑的可不近。沒辦法,這個時代的路實在是太難走了!
對於這位袁可立袁大人,朱由檢還是相當傾佩的,朱由檢覺得這位的打仗本領要比孫承宗要強!真正要處理遼東問題還要靠這位老大人,因為慎重,因為不瞭解,他都不敢動遼東一點兒!
他作的僅僅是軍餉的照常發放,他不知道就算如此,當九邊軍隊收到軍餉時已經對這位剛登基的皇帝充滿了好感,畢竟能發銀子的皇帝就是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