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芳迷戀的看著眼前這把槍,奧不,燧發槍,這簡直是一種藝術。大約有五尺長(一尺32厘米),重量達到了12斤左右,閃爍著金屬的光澤,看起來就很有感覺。
“我們去城外找個地方試試槍!”
眾人也都同意,來到城外,在三十步外放了個靶子。(明代一步為155.5厘米,三十步約為50米)
小弗朗基人說能在五十米外精準射中靶子!並能產生足夠的殺傷,這讓高桂英跟震驚,大明的火繩槍只能在三十步內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這意味著燧發槍能在六十步外有效擊中敵人,只是無法精準射擊。
不過他也沒有再移動靶子,就這樣瞄準開槍。當然他的射擊技術相當不錯。
果然,只聽’嘭’的一聲,三十步外的靶子已經倒地,這讓高桂芳跟震驚,他沒有想到這種所謂的燧發槍威力這麼大,有火繩槍的兩倍了!而且發射方便,雨天也能用,著實是一種利器。
高桂芳很開心,自己這一趟要超額完成任務了,還有幾人說是自己知道大將軍炮,虎蹲炮的生產技術。對這些他並不是很看重,兵仗局了很多人都會製造,不過也可以帶回去。
有個幾人商議了一些待遇問題,基本談妥,就剩下一件事情了,購買一些歐巴羅的書籍,自己招聘一些翻譯人才!
這件事情鄧玉函也包了,他在濠境這邊還是有些人脈的,況且現在這些沒有翻譯的書籍不值錢,找幾個人還是很簡單的,有的人已經在濠境生活了數十年了。
果然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就找到了五名翻譯人才,以及一大堆書!足足有上千本書籍。
大部分都是一些數學、地理、天文學方面的書籍。甚至有一部分是描述天主教教義的書籍。反正高桂芳不懂這些,他只需要帶回去就夠了。
對於鄧玉函的辦事效率,這兩位領頭的太監都很滿意。他們準備在濠境再停留一天,再蒐集一些農作物的種子,這個事情是朱由檢通知他們做的,是可有可無的。有時間就辦沒有時間可以放棄。
這主要是因為就算找到玉米、土豆、紅薯等農作物,現在也不是種植的季節,至少還要半年才能種植。所以朱由檢不著急,而且他也現在只有五百畝地,做不了什麼!所以沒有下死命令。
現在這兩位太監看事情辦的如此順利,就想試試這件事情。
照例將事情吩咐給鄧玉函,他果然很熱情的接受了這件任務。這些東西太常見了,在濠境到處都是。
這天下午,他就回到了客棧,他帶回來了數箱的種子,有很多種,大頭的還是那些馬鈴薯,玉米,紅薯之類的,還包含了一些花生、辣椒等作物的種子。順便還找了幾名會種植這些作物的農民。
看到這些東西,高桂芳點點頭,這鄧玉函還真是有眼力的人,還知道找幾個農夫。
這次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了。和眾人商議後,決定明日回京,這隻已經膨脹到四十餘人的大隊伍即將踏上回去的路,帶回的都是希望。
……………………………………………
第二天,凌晨兩點,朱由檢起床了,明朝的早朝屬實是不通情理,匆匆洗漱後,打著哈欠,在侍女的服侍下換上親王的服裝,忒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