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看了一眼票數80了,上漲很快,比自己預期的還要快,接下來就好打辯論了。
“網上那個段子,估計是假的,哥,咱家有錢了,但這不反應了一個問題了嗎,會不會存在這種問題?
你要去查,肯定有相似的真實案例,而且不會是個例。
還有一個案例,這個大家一定看過,還報了警,一對情侶要結婚了,因為彩禮,女方家裡人去打了男方,還是在男方的工作單位。
結果女方又去男方工作單位去鬧事,男方打了女方,這件事大家估計都知道吧。
首先我反對和不支援這個男的打女方,很不好,但女方的家裡人為了彩禮去打男方,還在男方的工作單位,那麼你們有想過男方以後還能在這單位待多久嗎?
為什麼一對相愛多年的戀人會到這一步?婚肯定不會結了,也分了。
有心之人就擷取了一個片段發到網上,男人因為彩禮打女人,然後男生被網曝了,結果調查完整事件後,女方家屬打男方在先,大家才知道為何會有這件事。
這件事的核心點就是彩禮,試問一下,你們身邊人是不是也有人因為彩禮,讓很多相愛多年的情侶分開了,甚至在場的人自己本人。
兩個人相愛是因為感情,這就跨越了利益的存在,但結婚彩禮又把兩個人從感情拉回到了利益這個點了。
彩禮一方出價,一方還價,這像不像是談生意啊,談生意的過程中,你們見過生意人和生意人可以拋開利益談感情的?
既然是談生意了,生意談成了,那麼何來一方委曲求全為了家操持,沒有酬勞的付出呢?
生意談成了,肯定大家都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義務,沒有感情而言,家就變成了公司,兩個合夥人出資開的一家公司,一方是大股東,一方是小股東。
大股東負責出資,小股東負責出人出力,然後小股東抱怨大股東摳門,自己賺了,不管下面的人,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不管是男方嫁給女方,還是女方嫁給男方,做生意的婚姻不適合普通大眾,真的,別給那些影視劇騙了。
影視劇中那些霸道總裁愛上瑪麗蘇,你們看看就好了,那些都是虛構出來迎合觀眾,你卻什麼給你什麼看。
真正的霸道總裁愛上瑪麗蘇現實中當然有,影視劇中也有,比如皇上納妃子,看了眼,過了夜,第二天,第二年,忘了那個妃子,記起來去看下,如果妃子生了孩子,會記住妃子叫啥,想不起來就算了,但妃子要惹得皇上不開心,那可能就被打入冷宮和問斬的。
皇上給的彩禮可高了,但這樣你們要嗎?給你們的彩禮可能要你們全家的命,還不用負責人啊。
再說說聯姻,其實彩禮錢這個最早就是貴族聯姻,也就是合夥做生意了,我給你彩禮當做定金,你給我回禮當做收據,生意成了,兩家人就是合作伙伴。
前提聯姻,是雙方都不佔各自的便宜,也就是大家現在說的AA制,這樣雙槓都不受委屈了,按現代的話說,各玩各的都沒啥事。
婚姻最早的形成就是做生意,就是一種合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的情感線開發越來越成熟了,人們對情感的重要性超越了利益。
可是現在的人啊,又把古人好不容易改變的事,又拉了回去,那就是感情,對方辯友舉例了他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說彩禮都存在,肯定存在啊,但你也說了,東西是兩個人用的。
你拿過去舉例,那我也用過去舉例吧,你們身邊發現有多少八九十和四五十歲的人離婚的?你們看看現在的離婚率,在看看過去的。
我知道有人說,過去有人太笨了,過得不幸福還要堅持不離婚,怕別人說。
我也同意這個觀點,但你們有想過嗎?以前人結婚的出發點是把家過好,兩人都去維持這個家,現在出發點是我怎麼才能最大化保證自己的利益!
你們覺得彩禮是傳統嗎?為何把持家過日子這個傳統忘了呢?
大家都是獨立人格,別被人帶著走,就像現在流行的秋天第一杯奶茶,這個梗大家知道嗎?估計都知道吧。
然後一大群人在朋友圈砸52元紅包買奶茶,好像沒人給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沒面子一樣,那我請問,是不是所有女孩都要必須有人轉52元?520元?
各種朋友圈砸紅包的,什麼情人節啊,七夕節啊,兒童節啊,那些砸紅包的人就是要彩禮的人啊。
還有男生砸女朋友送的衣服球鞋啊,女朋友送的吃的喝的啊,本質這群人都在炫耀,想讓被人知道他們有這些。
然後另一群人看著了,跟著炫耀了,這就有了攀比心,沒錯,彩禮也成了一種攀比,我閨蜜彩禮十萬,我不能比我閨蜜少,最少也要十萬吧。
再來說說這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們想過為何突然出了這個梗嗎?我不知道能不能播出啊,你們把首尾兩個字結合,去掉中間的字,懂了嗎?
這本身是一種非法交易的暗語,可居然被人過分解讀成了秀恩愛的了,這才可笑,還一群人跟風。
回到辯題,彩禮現在是什麼?是攀比,我不想說買一套房對於一個普通家庭有多難,我想反駁對方辯友一點的是男人有沒有本事不該被貼上標籤,男人有沒有責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