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來買東西的,我是來收租的,我叫陳實,是陳江河的孫子。“陳實一說,老倆口的態度突然轉變了。
老大爺看著陳實說道:“你也看到了,店裡生意不好,人家隔壁的房東都降租了,你們家這個準備降租多少呢?”
陳實滿腦子問號,他看著大爺問道:“您的租金都好幾年沒漲了吧,當時您和我奶奶說您沒錢,租金都是分兩次結清,一年租金給您分兩次結清還沒漲租,您這又讓降租,隔壁的房東我問了,你這間店鋪一年二十萬,隔壁的和你店鋪面積一樣大的,現在租金二十六萬,合同也要到期了,估計要三十萬了。
您現在說讓我給您降租,我這也不是做慈善的啊,這樣吧,我和您續租,遞增百分之十,二年合約,您看行嗎大爺。”
“那當然不行啊,我們老倆口身體不好還要看病,你看這樣行不行,五年租金,房租不變,現在就和你簽了。”老大爺說道。
陳實有點不想繼續裝糊塗下去了,直截了當的說道:“大爺大媽咱們被演戲了行嗎,這房子你們以三十萬出租了給別人當古玩店,你們自己平常就給老闆在店裡看店,一月一人五千,我沒說錯吧。
你轉租給這個店鋪老闆的時候,要求你們必須在這店裡打工,這等於租了你們的房子還要發工資給你們,最坑的是這些古玩的貨源還有很多事你們推薦的供應商的貨物,你們從中還能抽成吧?
其實我也不想參活你們的事,我就想收租走人,現在你們還要這樣,真沒意思了,房租和隔壁一樣,三十萬租金,兩年一簽,你們看行就行,不行那就給你們一星期時間搬走。”
“那不行!你不能這樣啊,總有個先來後到吧,我們轉租是給我們家親戚的,不像你說的那樣,我們就幫親戚看個店,房租我們可沒加啊,這樣吧,按照你之前說的百分之十,但給我們三年合約,之前都五年的啊,我也不跟你講了。”老大爺說道。
陳實也不囉嗦,拿出合同準備簽字,至於轉租他房子的人,明知道二手房東也要轉租他,說白了看中了老頭老太在古董圈子裡的經驗,這世界沒傻子。
“小陳,喜歡古董字畫不?你看看有啥喜歡的,我給你個折扣價,買幾樣回去當傳家寶啊,送人也好。”老太太笑呵呵的開口說道,這倒讓陳實覺得有點意思了,買點啥呢?
看了一圈,看到貨架上的一個算盤,買個算盤記賬?
“小陳你有眼光啊,這個算盤可是康熙年間的,是我多年前去十三朝古都收回來的,收這個算盤的時候啊,還有段故事呢,老頭子是六十年前我們去收的吧?”老太太看著老大爺問道。
“是啊,都六十年了啊,那時候我們才十七八歲,跟著師傅過去的,小夥子給你透個底,這個東西來歷不簡單啊,好像是在某個大人物的墓穴裡倒騰出來的,你可別對外說啊,我們那時候也是花了大價錢買來的,六十年前就花了小一千元,要知道那時候一千元都能買套房了。”
陳實拿著算盤問道:“拿著個算盤值多少錢啊?”
老兩口對望一眼,一臉糾結的說道:“算了吧,你給十二萬吧,我們虧本賣給你了,可別對外說啊,真的,賣給其他人小二十萬我們都不考慮。”
陳實搖了搖算盤笑道:“我終於明白這個轉租你們房子的人為何能答應五千一月請你們倆了,也同意你們的貨源渠道拿貨了,二老這歲數一看就是歷盡滄海桑田,閱歷豐富啊。
一個物件都有一段故事,你們親身經歷的故事,還是從古墓裡倒騰出來的康熙帝年間的算盤,我說十二萬給我你們都虧大發了,少說三十萬,不對,免一年租金都不虧。
說來也怪啊,康熙帝年間都流行鋁合金了啊,你們看著製作工藝,你們看這算珠是不是用鋁合金串的啊,不知道當時康熙帝是不是還用鋁合金做了防盜窗和防盜門啊,還是不鏽鋼鋁合金啊,原來咱們幾百年前就有鋁合金工藝製作了啊,鋁合金加工機器和切割機當時是誰帶過去的呢?
問下啊,你們聽說那個從古墓裡把這東西帶出來的人說沒說古墓裡面還有電焊機和切割機啊?萬一有了,那就值錢了啊,康熙帝年間的電焊機和切割機,那最起碼百萬拍賣起步了吧。”
老兩口一聽差點吐血,這特麼遇到個槓精了啊,非要說的那麼傷人不成,心裡有點難受。
“小夥子你不懂,誰告訴你康熙帝年間沒有這些的,人類的文明就是個未解之謎,我聽說幾千年前的文明可能和我們現在一樣,因為戰爭啊,因為各種原因讓文明倒退,重新發展,其實文明就是個迴圈。”老頭口若懸河的說道。
“大爺您說的對!這個就是康熙帝年檢的算盤,我用這個和您換,我這個手錶據說是秦始皇當年上學時候戴的,您拿去吧,我們以物換物,算盤我就不要了,我看這手串不錯,我不喜歡貪小便宜,走了啊,大爺大媽,合同收好啊,錢記得打給我啊,要不然合同作廢,到時候房租就要變成三十萬了啊。”陳實拿了一串手串離開了。
大爺大媽看著櫃檯上的小天才電話手錶,這玩意不是隔壁的手機店天天喊著充話費免費送的嗎?這特麼怎麼可能是秦始皇上學戴的,大爺大媽對視一眼,又看了下陳實拿走的那個手串,心裡一哆嗦,那不是贗品啊。
一堆手串裡,大多都是義烏髮貨過來,某寶上賣九塊九包郵,在這裡直接三五百賣,但裡面真的有一款是進價就兩三百零售賣二三千的啊。
此時此刻老兩口明白一件事,遇到了行家,今天被人上了一課,最主要的是房東在告訴他們別忽悠他,要不然吃虧的是他們自己。
這點小把戲二舅公在很早就告訴陳實了,一般各種古玩市場練攤的和開古玩店的,都說說一個物品的來歷,介紹的時候大多是從村裡收來的,或者是祖上傳下來的,給這個物件增加一些神秘色彩,然後在編一些故事給這物件加上一點歷史的價值。
說白了都是忽悠人的,用二舅公的話說,這群人都是招搖撞騙,包括一些所謂的行家都是招搖撞騙,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那種沒什麼文化但卻愛收藏,動不動就告訴你這個物件是真的,這個是假的,還都用手磨一磨用眼看一看就確定了,好像他們說的真的很有道理。
說白了,如果真正的行家,你沒讀過百八十本古書,你都不能說自己懂點文玩字畫,你自己不會寫字作畫,不懂各種書法體,不懂各種紙張的區分,不懂各種筆墨紙硯的細分,你說錘子你懂文玩字畫啊。
大家耳熟能詳的馬未都,人家會書法,而且算是精通,會作畫,懂得各類紙張的用處,甚至毛筆都要知道用什麼毛做的筆畫出來的畫的色澤有什麼區別,什麼墨水寫什麼書法配上什麼紙張最好,而且古書人家早就讀了不下百本,對歷朝歷代都有一個大致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