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有人出來說是那個愛豆的黑粉做了這些事,其實這事誰也說不清,還得正主出來,估計正主也在調查到底是不是他的粉絲做的這事,事情發展到現在的這個地步,其實很容易猜想了,很可能就是他的粉絲做的這事。
要不然按照正常的發展,他應該第一時間出律師函起訴黑粉帶節奏,這個比什麼都可以證明自己,對方估計害怕說了這個後,人家有證據證明就是他的粉絲做的,所以不回應,選擇控評,等待這事情過去後,可能就會忘記了。
但事情發展到今天,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就是這批被損害利益的人群戰鬥力這麼強,其實也很簡單,這群被損害直接利益的受眾人群都是各行各業的社畜,這群人本來壓力已經就很大了,很多追劇黨和追番黨都是靠這個減輕壓力,現在被這一整,沒有發洩出口了,所以這個愛豆就成了發洩出口。
金主爸爸們一般會選擇兩種方案對付這種突發事件,第一種拼命砸錢壓熱搜,一千萬只是最小的起步資金,上不封頂,但有個界限,就是來年你依然是第一頂流這類的,金主爸爸會做出一個預估值,你能帶來的商業價值和利益,約拿出兩到三個億幫你擺平這件事,最多不會超過五個億。
第二種方案就是雪藏一段時間後再復出,但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你消失三個月都可能沒了人氣,小鮮肉更新換代太快了而且現在已經進入小鮮肉俗稱流量2.0時代了。
流量1.0時代是歸國四子那一批人,沒啥代表作,一個勁砸錢在網上空瓶營銷,但會引來反感,因為你沒作品啊,粉絲各種吹你做的是先鋒音樂這類的,可是五六年過去了,你依然沒代表作,例如歸國四子目前人氣最高的也就一首寬面之歌了。
1.0時代的頂流漸漸人氣下滑,尤其去年某頂流拍攝的一部科幻電影直接將他拉下來了,不止把自己拉下來了,把所有頂流都拉下來了,大家突然明白這群人除了粉絲幫他們吹之外,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是。
2.0時代的頂流就不一樣了,主要注重自身作品了,比如四字弟弟這類的,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了,音樂沒作品不礙事,影視有啊,這個被全網聲討的愛豆就是拍了幾部大熱作品,然後沒成名之前的一些言語都被人扒出來了。
這就是2.0時代的頂流,有作品有人氣,粉絲更是拼命吹和砸錢了,陳實知道如果繼續發酵,金主爸爸們會第一時間放棄這個頂流男星,因為他剛火一年,年紀也不小了,娛樂圈從來不缺乏頂流,金主給誰機會誰就是頂流。
缺少的是自律努力的頂流,你看黃渤為何黑他的人少,其一他有足夠的實力,其二人家知道分寸,不佔用公共資源炒作,其三是敬業,其四是親民,以上四點都做到很難的,能做到的都不要啥炒作了。
你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陳坤,胡歌這類等,都是從小鮮肉出來的,但和他們同期當年比他們火的不少,最後翻車的基本都沒堅持住這四點。
遠在帝都的李子濤此時此刻非常的彷徨和蒙圈,公司這是讓自己火還是讓自己引火自焚啊,這特麼給自己的文案有點慌啊,自己不會還沒出道就要退出娛樂圈了吧?一些前輩大碗都不敢得罪這些頂流啊,深怕被這群粉絲攻擊。
可是老闆讓自己這麼做,自己也只能硬著頭皮這麼做啊,李子濤雖然性子直但不是二傻子啊,知道公司這是讓自己蹭熱度啊。
陳實直接混入了反愛豆那個聯盟和挺愛豆的聯盟,這些都是各大經紀公司常用做法,就是進群找資料,蒐集各大群體的黑料罷了。
但現在這些人也精明瞭,都要身份認證,一般都要粉絲值,比如你沒連續簽到三百天以上都不讓你進群,比如你不是熟人推薦的不讓你進群,這裡的熟人都是各個圈子的核心成員。
不過這些難不倒各大傳媒公司,現在各大公司有專門負責這方面養號的人混進各個圈子,這個號不是一個人在運營,是很多人,誰離職了這個號就交給下一個人運營,這些號每天簽到,在各個圈子都很活躍,然後不會突出自己,都是那種每天都說說上兩句無足輕重的話,混個臉熟,比如冒個泡打個卡這些言語。
如果有線下聚會公司就會專門派一個腦袋瓜靈活的去,這樣基本很少人會懷疑這批人,這相當於無間道性質了,陳實此時此刻就用這些養的號窺屏,你們看到的很多粉絲圈流出的截圖,比如前兩年那個皮幾萬粉絲群要去圍攻紫光閣等的,都是這些經紀公司把截圖賣給了對家公司的。
有的是對家公司直接開價買這些的截圖,這世界確實這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什麼?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爾虞我詐,在江湖裡行走你要麼強悍的讓所有人不敢招惹你,要麼就學會人情世故。
就在陳實準備先人一步的時候,沒想到那個愛豆經紀公司居然發出了一個道歉信,這下坐實了確實是他的粉絲整出了這麼多么蛾子,但這個道歉信的效果不是太好,陳實當機立斷,直接讓李子濤提前釋出了資訊,這時候不蹭一下,很快就會沒有熱度了。
主要這個道歉宣告讓大家很不滿意的地方就是說這個愛豆的粉絲佔用了公共資源,讓粉絲理智追星,還有粉絲行為偶像一無所知,別上升到偶像,最後推出一個大粉讓大粉背鍋,然後全網控評,想要把這事給掀過去。
但大家不滿意啊,要是愛豆和經紀公司不知道粉絲的行為那就見鬼了,為愛豆掙流量掙資源的時候你們經紀公司和愛豆高興,出了事你們就帥鍋。
這件事其實很容易明白,愛豆和粉絲們可能覺得,踩了一個小眾文化圈的一個小平臺,得罪了一群數量也許在他們看來並不算很多的使用者群體,並不會給自己家愛豆帶來什麼影響。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
在國內,太多太多的網民,都遇到過這麼一種類似的情況:自己喜歡的遊戲,忽然被下架被牆,自己喜歡的國外的劇,忽然被禁。自己常用的軟體,忽然被封。
這樣的人,在國內的網民裡,就佔據了相當多,相當多,相當多的比例了!
而這次他們幹了這麼一個事情:用陰招,利用公權,來讓一小群小眾文化愛好者,失去了自己的愛好家園。
那麼,這件事情曝光出來。
就足夠讓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你家愛豆是誰,甚至之前是路人好感。但這件事情,會讓他們(她們)聯想到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喜歡的東西被封被禁的那種無奈和惱怒。
因此而生出同仇敵愾之意,兔死狐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