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也是本月的最後一天。
整個德意志,都在討論昨天晚上的那場德國杯的決賽。
沃爾夫斯堡以4:0的比分,連續第三次戰勝雲達不萊梅,成功衛冕德國杯的冠軍,毋庸置疑成為了這個國家最高熱度的新聞。
因為這是德國第一次有球隊,在同一個賽季內,接連斬獲德甲,德國杯,以及歐洲聯盟杯這三個冠軍頭銜。
雖然歐洲聯盟杯的成色比起歐洲冠軍盃要遜色不少,但好賴也是一個洲際級別的杯賽。
“小三冠王”的名頭,第一時間被媒體加諸在沃爾夫斯堡的身上。
要知道,這可是連拜仁慕尼黑都不曾獲得過的殊榮。
以拜仁在德甲的班霸屬性,踢聯盟杯的機會也的確不是很多。在拜仁109年的歷史裡,他們只在1996年獲得過聯盟杯的冠軍。而那個賽季,除了這個獎盃,拜仁在國內聯賽和杯賽的表現並不出色。
至於聯賽、盃賽和歐冠這種根正苗紅的三冠王,此刻的拜仁同樣未曾染指。即便1974年到1976年,南部之星上演了歐冠三連冠,但在德國國內,拜仁卻只在19731974賽季,斬獲了唯一一個聯賽冠軍。
小三冠王給予球隊帶來了巨大聲望,也讓俱樂部身後的大眾集團受益匪淺。
最近兩年,大眾集團過的也不算太好,甚至險些被保時捷控股給收購了。不過,去年年末的次貸危機,讓保時捷控股以金融拆借手段整合過來的收購資金鍊出現了問題。
原本信心十足的收購,變得騎虎難下,甚至自身難保。
反觀大眾集團,公司本就手握大把的資金,而廠房和裝置都可以用來抵押的優質資產。
加上全資子公司的俱樂部沃爾夫斯堡拿下了小三冠王,大眾集團的聲譽和商譽幾乎拉滿了。
大眾集團的復仇記,似乎就要登臺亮相。
此時,大眾集團的面前有兩種方案。第一,是回購保時捷家族手中的大眾股份。第二,則是反向收購保時捷汽車。
無論大眾集團選用哪種方案,這都會是一筆金額超過百億歐元的交易。
這麼重大的交易,似乎也註定了大眾集團此刻不會在足球俱樂部上投入過多的精力和資源。
像新建一個宏偉的新球場。又或者,花大價錢留下陳青,並投入一筆巨資,去締造一支豪門。這些目標似乎都有些太過於縹緲了。
或許,只有保時捷這樣頂級跑車的品牌和業務線,在大眾集團看來,才更加真實一些。
當然,這些集團策略上的事,此刻似乎和足球的關係又沒有那麼大。
事實上,全德國的體育媒體,此時還是更多的將目光聚焦在沃爾夫斯堡的小號三冠王,以及昨天晚上的那場比賽上。
唔,厄齊爾在比賽最後時段殘忍的犯規,以及在這之後,陳青的打擊報復,不萊梅幾乎半支球隊都撲上去多對一的群架,讓這場比賽變得格外的有話題性。
【我不會為此道歉!絕不!】
作為德國發行量首屈一指的大報,《圖片報》在頭版頭條,就貼上了陳青賽後接受採訪,揮手SayNo的照片。
在圖片下方的正文部分,記者將對陳青的採訪整理成為文字,用加粗和傾斜的排版,將這些對話凸顯出來。
“
希爾那個球已經打進了,厄齊爾為什麼沒有收腳?
那一腳,很可能毀掉的是希爾的整個職業生涯!
對於動手打了厄齊爾,我不會為此道歉。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在看完那一幕之後,都會做出我這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