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rrrrr……DieBenaglio!!!”開場僅十秒,大眾競技球場的DJ就在瘋狂吶喊主隊門將的名字。
無論是勒岡,還是馬加特,都沒有想到,兩隊第二次的交手,搶戲的居然會是一個門將。
這是2月26日晚上7點,沃爾夫斯堡在主場迎戰巴黎聖日耳曼的聯盟杯三十二強淘汰賽的第二輪比賽。
巴黎聖日耳曼的首發陣容和上一次比起來沒有任何的調整。
但沃爾夫斯堡的首發馬加特卻是做出了一些改變,因為一些傷兵營裡的主力球員回到球隊,馬大帥把球隊的陣型重新調整為自己最為順手的433。
門將:迭戈.貝納里奧
後衛:馬塞爾.舍費爾,安德雷亞.巴爾扎利,亞歷山大.馬德倫,彼得.佩卡里克
中場:若蘇埃,薩沙.裡特爾,茲維茲丹.米西莫維奇
前鋒:格拉菲特,埃丁.哲科,陳青
在賽前的猜邊儀式中,若蘇埃還是一如既往的不能打,開場的球權依舊是巴黎聖日耳曼拿到了。
和兩隊上一次交手一樣,巴黎聖日耳曼的中圈開球人員依舊是盧因杜拉和久利。
民主剛果裔的法國前鋒將球傳給了自己的小個子前鋒搭檔。
應該是賽前的戰術討論中就計劃好了的,這一次,法國人似乎是打定主意要搶攻一波。所以,久利拿球之後,沒有回傳,而是踩著皮球頓了一下。
這讓聖日耳曼的兩個邊前衛羅滕和塞塞尼翁都有時間進行前插。
久利直到哲科堵上來,才動了一下,把球交給了右路已經跑過中圈的塞塞尼翁。
貝南人接應到皮球之後,帶球又往前莽了幾步,和在後腰位置上的裡特爾糾纏了兩下,才把球傳了出去。
塞塞尼翁的小技術很好,傳球也很有穿透性,皮球從若蘇埃和巴爾扎利之間的間隙傳過,滾到了大禁區前。
如果說這粒進球被任何一個巴黎聖日耳曼的球員接到,都會造成極強的威脅性。
不過問題的,傳球打穿了沃爾夫斯堡的防線,但是接應傳球的人卻還沒有。
此刻,距離皮球最近的聖日耳曼球員分別是左前衛羅滕和前鋒盧因杜拉。
兩人很努力的在皮球的一左一右追著跑,問題是沃爾夫斯堡的後防人員可不會讓這兩個法國人在自己的片區如入無人之境。
若蘇埃在盧因杜拉的側邊跟的緊緊的,雖然若蘇埃的身體素質和民主剛果裔的法國前鋒比起來差了許多,但狼堡隊長鎮守後防這麼多年,像這樣的黑又硬見得多了去了,早就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防守套路。
若蘇埃不時透過變換位置來對盧因杜拉進行卡位,加上一些拉扯的小動作,讓盧因杜拉無法完成擺脫。
當然,若蘇埃這一套只能算是游擊戰,只能減緩盧因杜拉的速度。正面戰場的對抗,還要看巴爾扎利。
義大利後衛正值27歲,身體和防守意識都處於生涯以來的最佳狀態,幾乎是完全擋住了盧因杜拉前衝的方向。
盧因杜拉想要快速完成擺脫,接應到塞塞尼翁的這個傳球,已然成為一個奢望。
除了盧因杜拉,聖日耳曼另一側的接應球員羅滕也同樣陷入了沃爾夫斯堡的包圍圈中。
狼堡的右後衛佩卡里克早就堵了上來。
作為馬大帥在冬歇期轉會的唯一一筆轉會,斯洛伐克人的表現已經征服了馬大帥以及狼堡的教練團隊。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隊內的訓練賽,還是各項正規賽事,佩卡里克都成為了馬大帥的首選。至於原本的主力右後衛扎卡爾多和裡特爾,都被擠到後腰位置上踢輪換去了。
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在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適應性偏見”。對於馬大帥這樣的渣男來說,只是常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