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的漂亮,就這麼踢下去。這種高位壓迫的戰術,是需要充沛的體能來支撐的。當前這種賽程,勒沃庫森下半場堅持不了太久的。小夥子們,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只要守住下半場的前二十五分鐘……”
中場休息的時候,馬加特在更衣室內進行了中場訓話。話語裡反反覆覆緊扣了一箇中心概念,那就是體能。
作為一個體能管理的大師級人物,馬加特相信自己的判斷,他甚至覺得勒沃庫森在下半場都堅持不了半個小時的時間。
但馬大帥還是沒能幹得過墨菲定律。
“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這句話出自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原本只是一句並無惡意的玩笑話,但卻說出了壞運氣給人帶來的無奈,並迅速擴散開來。
墨菲定律是二十世紀西方文化的三大發現之一。
比賽的下半場,馬大帥和他的沃爾夫斯堡就深受這個定律的荼毒。
……
下半場開場後的第11分鐘,巴內特就率先進球了。
這個球是卡德萊茨傳給巴內特的。
巴內特帶球從左路前進,再內切到大禁區裡的時候。
基斯林和黑爾默斯早早的就搶進了禁區內,不停的穿插跑位,以確保自己沒有越位。
同時,兩名前鋒都在向著巴內特招手致意。
不止是這兩人,右路的奧古斯托,後腰位置上的羅爾費斯和比達爾,也都跑進了禁區。
還有後場曼努埃爾.費裡德里希,已經29歲的德國中後衛擁有不俗的頭球進攻能力,正值自己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候。
只可惜相同位置上,同齡的中後衛阿爾內.弗里德里希因為身處大城市柏林的原因,擁有更高的曝光率,成名也更早。所以曼努埃爾.費裡德里希的國家隊生涯並不樂觀,只有7次入選德國國家隊的經歷。
算上帶球的巴內特,沃爾夫斯堡40米乘16米的大禁區內,擠了7名勒沃庫森的球員。
這黑壓壓的人群讓貝納里奧有點應接不暇。
畢竟,這幾個人都想進球,而且,每個人都有能力進球。
貝納里奧最後賭了一把,往球門的右側挪移了幾步,那是比達爾所在的位置。
智利中場在上一個賽季給貝納里奧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這場比賽,巴內塔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
在橫移帶球越過扎卡爾多之後,巴內塔再次起腳打門。
這一次,貝納里奧沒能成為主角,只能圖做看客,目視著皮球直竄球門的左下角。
1:1
巴內塔的進球抹平了比分的差異,將比賽雙方重新拉回了起跑線。
而僅僅在這粒進球之後的8分鐘,勒沃庫森又進球了。
這一次的進球依舊和巴內塔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