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後。
周辰回到了養心殿。
大周的年號已定,周辰的心情不錯。
周辰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翻看著早朝時,東廠送來養心殿的那些奏摺。
這是周辰每天早朝過後,必做的一件事情。
東廠每天在早朝的時候,就會提前把一些東廠的奏摺送到養心殿。
這些奏摺,都是曹正淳按照周辰的要求,監視整個洛陽司隸,所得的情報。
情報中,記錄著文武百官非常詳細的舉動,小到七品言官在家中無意中說過的話,大到六部重臣做過的事。
可以說,周辰足不出宮,對百官平時的言行也是瞭如指掌。
當然,其中也包括各地方重大或是緊要的訊息。
周辰翻看著東廠送上來的這些奏摺,面無表情。
之前的朝堂,經過了兩次的清洗,已經給這些文武百官們敲響了警鐘,讓這些文武百官們老實了很多。
但還是有一些小蛀蟲的存在,不過卻無傷大雅。
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周辰懂。
只要這些官員能為他所用,不出太大的問題,周辰都會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當週辰看完了東廠送上來的這些奏摺,目光沉思的消化起了這些訊息。
除了洛陽司隸內的訊息外,還有一些地方上官員的情況。
尤其是北方四州之地,東廠上奏,有些官員開始留戀煙花之地,有了一股歪風邪氣的作風。
這讓周辰不由的挑了挑眉。
北方四洲之地,經過之前的動盪,官員可謂是來了一場大換血。
朝廷派往北方四州的官員大部分都是精挑細選的寒門子弟。
周辰沒想到,這才過了沒多久,就有人忍受不住,沉淪在了權利的享受當中。
“看來,權利對於人心的腐蝕還真是不可小覷啊!”
周辰心裡想著,嘆了口氣。
周辰不再理會這些,處理起了其他的奏摺。
周辰知道,吏治,這也是大周最大的弊端。
哪怕大周如今威勢已起,但朝廷對於各地方官員的掌控力度依舊是很薄弱,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強。
各地方吏治的局面也不是一般的糜爛。
但想要整治吏治,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周辰還不具備整治各地方吏治的條件。
這也是周辰之前為什麼只是從戶部入手,清理了朝堂上的百官,卻沒有擴大範圍,從上到下的延續到地方的原因。
不是周辰不想,而是周辰不能。
在沒有足夠的儲備官員之前,整治吏治,那是在自亂朝堂與地方。
……
嶺南。
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