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曹操攻袁尚,圍鄴,在淇水入黃河口用大枋木作堰,遏使淇水注入白溝,增加水量,以利漕運。時人稱為枋頭
枋頭以南之地,是黃河北岸渡口最為密集的地方,而且邊上還有白溝,糧草輜重等物質可以漕運通往鄴城。
佔領了枋頭,不但可以直接攻擊鄴城,而且也佔據了黃河北岸的運輸集散點,便於司馬珂後續的糧草輜重據此源源不斷的運往河北。
司馬珂的這次渡河北伐之戰,可謂大張旗鼓,他不但要攻城拔寨,佔領河北,還要將聲勢造出來,讓所有河北的百姓和士族豪強們都知道,王師北伐了。
他讓鄧遐和王猛率背嵬騎為先鋒,一路不緊不慢的緩緩而行,將大晉最精銳的兵馬展現在河北的漢人面前,就是為了給河北的漢人鼓舞信心,進而加入進來。
果不其然,這一路五千重甲鐵騎招搖而過,頓時震撼了塢堡內的豪強們,更振奮了河北的百姓們,一時間整個黃河北岸一帶的漢人都為之精神一振。
所以當鄧遐和王猛兩人率著背嵬騎即將抵達枋頭城下時,兵力數量幾乎翻了一倍,那些塢堡內的豪強們組織的義兵就有數千人。
除了兵力增加之外,還有一些百姓們陸陸續續的加入了協助運輸和照顧馬匹的隊伍,顯得更為聲勢浩大。
所以當背嵬騎兵臨枋頭城下的時候,姚弋仲雖然早早得到了訊息,還是被晉軍的聲勢所震懾。
枋頭城上,後趙的撫軍大將軍、西羌大都督、羌族首領姚弋仲,全身披甲,手按長劍,屹立在城樓正中,皺著眉頭望著城下。
在他的身旁,分別立著長子姚益、次子姚若、三子姚猛、四子姚良、第五子姚襄等人。姚弋仲一生有四十二個兒子,但是在第二十四子姚萇之前的諸子,以姚襄資質最佳,其次是長子姚益和姚若,其餘皆庸碌。
此時的姚萇,年方十四歲,與其他兄弟一併尚在襄國,其實也是石虎控制姚弋仲的一種手段。石虎將枋頭重鎮全部交給姚弋仲,就相當於將鄴城乃至石趙最關鍵的南面防線交給了整個羌人首領,自然也擔心其反叛,故此姚萇等兒子在襄國也有扣押為質的意味在裡面。
立在姚弋仲身邊的第五子姚襄,二十四五歲左右,身材魁梧而威猛,跟著父兄們一起正觀望著城下的晉軍。
城樓遠處,眾義兵和輔兵以及協助運糧的伕役們正在紮營,人來人往的,忙碌不停,那連營的長度接近兩裡。在城樓下百步之外,五千背嵬騎,將陣型擴充套件開來,合計二十排,每排二百五十人,每人相距大概兩米,排出來的陣型足足一里長,幾乎將整個枋頭城的南門都遮擋住了。
馬背上的背嵬騎,個個全身披著厚重的明光鎧,頭戴兜鍪,又全部將面甲放了下來,只露出一雙眼睛,令人望而生畏;胯下的戰馬光肩高就高達一米六左右,比起北地常見的蒙古馬足足高出一頭來,又全部披著馬鎧,極其雄駿;他們手中五米長的馬槊,一杆杆斜刺蒼穹,如同死亡森林一般,遮蔽了天日;那一片鋒利的透甲槊刃,在日光的照耀之下更是閃爍出一片耀眼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慄。
五千人的陣列,瀰漫出一股沖天的殺氣,直卷枋頭城上而來。
姚襄滿臉震驚的望著城下的背嵬騎,忍不住讚歎道:“想不到晉人居然有如此的虎狼之師,若是當初得此雄師,豈會被羯人趕往江南。”
由於枋頭城內幾乎都是羌人,身邊的也都是姚弋仲的親兵親將和羌人將領,姚襄說話便沒有那麼多顧忌。
姚襄話音剛落,一旁的次子姚若說得則更為直接:“晉軍雄壯如斯,看來羯人氣數將盡,我等羌人還得儘早另尋他路才是。”
一旁的姚弋仲看了兩個兒子一眼,他想訓斥一番,卻覺得兩個兒子說得似乎沒有什麼毛病。
兩個兒子只是看到了晉軍雄壯的氣勢,而他則更加深深的明白,晉軍固然雄壯,晉軍背後的那個年輕王者,才是真正最可怕的。兩年多前,東燕城那一戰,對於他來說,就像一場噩夢一般。
夔安大營土陷的那個夜晚,不但主帥夔安在睡夢裡就被埋葬在深土裡,連掙扎都沒來得及掙扎一下,那個疊滿了羯人屍首的萬人坑,更是令他至今心有餘悸。而石斌率著兩萬多的兵馬入了東燕城,就再也沒出來,那晚上的通天大火,他雖然沒有親眼見過,也大概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兩萬多人活活的燒死在城中。
還有云台山的那場大火和濃煙,一萬五六千人的羯人,活生生的葬身於火海和濃煙之中。
一場大戰,七八萬的羯人就此被屠戮,完全沒有還手之力,他們羌人遇上司馬珂這個狠角色,又將會是怎樣的命運?
姚襄和姚若的話,雖然太直了一點,但是卻沒說錯。羯人氣數將盡,根本就不是晉人的對手,按照司馬珂一向對羯人斬草除根的狠絕手段來看,除非退到關外,不然極有可能被晉人滅族。他這隻燒當羌若是跟著羯人一條道走到黑,極有可能也會最終跟著羯人一起覆沒。
作為燒當羌的首領,他必須為整個族群著想。畢竟當初跟隨他過函谷關,來到中原的羌人有數萬人,都是將身家性命全部交到了他的手中,他又怎麼不能為他們著想。只是如今司馬珂佔據了洛陽,氐人佔據了關中,想要回到關中是難上加難,跟著羯人已經沒有了退路,他該當何去何從?
姚弋仲心中深深的明白,最好的出路,就是投了晉朝。
畢竟,漢人的政權才是幾千年來的正統王朝。漢人幾千年來的沉澱,其文化傳承和底蘊所具備的力量,不是靠一時間的兵強馬壯就能壓制和替代的。
可是,若是投靠了晉朝,他在襄國的妻小,恐怕就要全部被石虎殺得乾乾淨淨,妻妾死了還可以再娶,但是三十多個兒子卻是他心中的寶貝。
姚弋仲一時間不能做出決定,只是望著那城下的晉軍騎兵出神。
長子姚益見他不說話,也憂心忡忡的說道:“聽聞晉軍的船隊也即將進入白溝之中,司馬珂舉中原之力,興師動眾而來,其勢銳不可當。況且枋頭城小,若是被其團團圍困,恐怕我等危矣。”
枋頭雖然是軍事重鎮,但是終究只是個小城,而且城內的百姓早就跑走了小半。而姚弋仲的兵馬卻達兩萬餘人,其中騎兵五千有餘,步卒一萬五千多人,造成城內是兵多於民。之前一直靠著從鄴城經白溝運輸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