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司馬珂,不要活著回來!”石斌怒吼道。
石斌的這道命令,既是為了復仇,更是為了這場戰局的勝利。他清楚的明白,只要斬殺了司馬珂,這場戰爭便結束了。沒有了司馬珂。這些晉軍的北伐之師群龍無首,必然內亂,最後不是葬身在中原,便是乖乖的退回江南。
對面的千餘名羯騎,得到命令之後,在一名羯人校尉的率領之下,嗷嗷大叫著撲了過來。
司馬珂大吼:“舉弩!”
眾羽林騎齊齊端著已經開好的十石大黃弩,瞄準了對面。
羯騎越來越近,轉眼之間便已到了一百五十步之內,司馬珂大吼:“放箭,北撤!”
這是兩道命令,但是眾羽林騎早已訓練有素,紛紛射出手中的弩箭,隨後不再看前面的羯騎,便紛紛調轉馬頭,跟著司馬珂的背後,往北撤去。
咻咻咻~
無數的箭鏃,發出尖銳的呼嘯聲,如同傾盆大雨,飛向迎面而來的羯騎,只聽得一陣慘叫聲和馬嘶聲響起,無數的羯人騎兵紛紛中箭落於馬下,又被後面的羯騎踐踏在馬蹄之下。
在十石大弩的恐怖殺傷力之下,一百五十步之內,一旦中箭,幾乎沒有活口,轉眼之間便被射倒了近兩百人。
羯人校尉愈發憤怒,用羯語嗚哩哇啦的一陣大叫,率著眾羯人狂撲而來。
然而,司馬珂早就防了這一招,眾將和羽林騎所騎乘的,都是最神駿的駿馬,早已調轉馬頭,往北面方向奔去。等到羯人調轉馬頭時,司馬珂及數百名將士,早已策馬奔到了數百步之外。
背後八百多名羯騎,一個個嗷嗷大叫著,緊追不捨。
而從後面奔來的包抄後路的羯騎,更是多達兩千多人,見得司馬珂等人往北而逃,也紛紛調轉馬頭,向北追去。
從雲臺山寨牆上望去,只見得山下的平原,煙塵漫天,兩群身著皮甲的羯人輕騎,如同滾滾浪潮一般,向前頭的晉軍騎兵追去。
而前頭的晉軍,只是打馬向前奔逃,看也不看背後的羯人騎兵。
一追一逃之間,羯人的騎兵已在三四百步之外。羯人的騎兵的馬速,整體明顯不如晉軍的馬速,但是眾羯人依舊狂追不捨。
軍令如山,不殺司馬珂,他們便不能回到營寨,這是石斌下的死命令。石斌此人,在羯人之中威望極高,一向恩威並施,有功必賞,但是若有違抗命令,也會毫不留情的軍法處置,故此羯人對其又敬又怕,不敢違揹他的命令。
漸漸的,眾羯人已經落後到五六百步之外,但是仍然在拼命的追趕。
“停!”司馬珂大吼。
眾晉軍騎兵跟著司馬珂的身後,慢慢的放緩馬速,越來越慢,終於停了下來。
“開弩!”
眾晉軍騎兵迅速的搖動弩臂上的搖柄,將弩臂拉起,推弩矢上弩道,準備施射。
後面的羯人騎兵,見得司馬珂等人停歇下來,不禁一陣大喜,紛紛大叫著追了上來。如此一來有的馬速快,有的馬速慢,佇列完全散亂起來。
從騎寨那邊過來的近千騎兵,因為啟動得早,率先奔近了過來,見得晉軍巍然不動,愈發兇性大發,嗷嗷大叫著舉著手中的兵器撲了上來。
羯騎原本擅長騎射,但是騎弓再厲害,又怎比得上大黃弩的威力,索性放棄了射箭,直接舉著刀槍近身撲殺而來。
在他們前面的羽林騎,保持著一種奇怪的姿勢,即馬頭依舊向前,身子卻齊齊轉了過來,舉著大弩,以一種背射的姿勢,瞄準了狂撲而來的羯人騎兵。
眼看羯騎撲到兩百步以內,眾羽林騎又齊齊按動懸刀,只見得飛箭如雨,迅疾而出,籠罩住了那群狂奔而來的羯騎。
羯人的輕騎,要保持馬速,便不能太重,故此都是身著皮甲。那一枝枝強勁的弩箭,輕易的穿透了羯人身上的皮甲,射入羯人的胸膛之中,鮮血四濺,慘叫聲連天。
由於羯騎的陣列比較散亂,這種密集的攢射的效果比起開始時大打折扣,但是依舊射倒了七八十騎。
眾晉軍騎兵施射得手,又繼續策馬向前,鞭馬如飛,將身後緊緊追趕的羯人甩在身後。
司馬珂所仰仗的,便是身後諸將士的馬速,以及大黃弩的射距優勢。
這批戰馬不是以快速見長的阿拉伯戰馬,就是從數千駿馬之中精選的最神駿的蒙古馬,整體馬速高出羯人一大截,使出的是典型的放風箏戰術。
就這樣,一追一趕之間,司馬珂停停歇歇,不停的用大黃弩回頭攢射,將三千羯人騎兵,射倒了一批又一批。
但是羯人收到的是,不斬殺司馬珂,便不得回寨的死命令,故此依舊緊緊追趕而來,絲毫沒有被司馬珂這種放風箏的戰術所嚇倒。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