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珂帶著數千的降卒,退回了宛城,至此整個南陽郡,便回到了大晉的手中。
司馬珂一面令襄陽的桓宣率軍前來駐守宛城,同時又命桓溫領軍進攻襄城郡,令夏侯長進攻潁川郡,同時令荀蕤率荊州軍北上,進入宛城郡。
司馬珂又讓紀睦移鎮襄陽,與桓宣兩人各鎮守兩大軍事重地,遙相呼應,確保運輸補給線的暢通。
李菟將襄城郡的駐軍全部掏空,又被司馬珂斬殺或者俘虜,故此襄城郡完全沒有防守能力。晉軍一到,襄城郡的郡守索性開城迎接大晉王師,桓溫不費一兵一卒佔領了襄城郡。
而潁川郡歷來並非兵家重地,駐兵也不多,夏侯長只是在城下襬開陣營,郡城內的守將便立即開門獻城。
南陽、襄城和潁川三郡,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全部被晉軍收復和佔領。
佔領這三郡之後,司馬珂佈置好了以襄陽城為起點,形成襄陽到宛城,再到潁川和襄城兩郡的運輸補給線。
至於襄陽之南,便以船舶運輸京口和江南諸州的米糧,抵達襄陽之後,再走陸路。
同時,又讓桓宣派三千兵馬,又另外調撥錢糧,發動南陽郡內兩萬百姓,前往開拓年久失修的軒轅關這一線的道路,沿著古道重新修復和拓寬道路,以便可直達洛陽,作為將來補給洛陽的運輸線。
司馬珂深深的知道,根據歷史上的北伐來看,攻城略地容易,但是想要守住中原卻極難,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便是糧草無以為繼。歷史上的北伐,莫不如此。如桓溫第一次北伐,先是一衝千里,所向披靡,然後兵糧不足,後繼無援,再一潰千里。
所以,在司馬珂看來,補給線的維護,比攻城略地更要重要得多。沒有補給線支援的大勝,終究是虛的。
待得一應後勤補給事宜安排妥當之後,司馬珂便兵發滎陽郡,要在石虎尚未聚集大軍迎戰之前,攻佔洛陽城。
然而,滎陽郡一樣沒有多少兵馬,司馬珂率領天策軍、驍烈軍、背嵬軍和羽林騎,諸路大軍勢如破竹,一路上的大大小小的城池望風而降,並沒有遇到什麼抵抗。
佔領滎陽郡之後,司馬珂令謝尚率驍烈軍鎮守滎陽郡,與潁川郡、襄城郡連成一線,自己則率天策軍、背嵬軍和羽林騎,急襲虎牢關。
…………
虎牢關,又名汜水關,屬成皋縣。因西周穆王曾將進獻的猛虎在此圈養而名虎牢。三國演義裡搞了個汜水關之戰,又搞了虎牢關之戰,屬於老羅的筆誤。
此關關高壁厚,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來乃兵家必爭之地。
春秋時魯軍擊敗燕師於此;戰國時六國駐兵於此抗秦;楚漢爭霸時,劉、項在此爭城奪關。
如此雄關,只要箭石足夠,著三千兵馬防守,便足以抵擋百萬雄師的進攻。
然而,中原之地,早已落入石趙手裡幾十年,並無外敵來襲,所以虎牢關對於石趙來說,就沒有那麼重要,只是象徵性的派遣了一千兵馬,鎮守此關,以防萬一。
自從祖逖去世之後,洛陽和滎陽一帶已經近二十年沒有戰事,虎牢關的守軍也是近二十年沒有經歷大戰。無論是洛陽,還是關中,抑或東面的中原地帶,都是石趙的地盤,所謂虎牢雄關,也失去了它的作用。
直到半個多月前,晉軍攻下滎陽之後,洛陽及虎牢關的守軍,這才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
…………
天色微明,虎牢關雄偉的城廓沐浴淡淡晨曦中,遠遠望去,雲霧繚繞、層巒疊嶂,風景如畫。關樓上,一名趙軍士卒將手中地長槍擱一側牆上,長長地伸了個懶腰,漫長的一夜終於過去,差不多該換崗了。
咚咚咚~
隨著關內那悠揚而綿長的晨鐘聲響起,一夜酣睡的守關將士紛紛從睡夢中醒來,伸著懶腰,打著呵欠,正準備等待著換班的同袍們前來,便要一頭鑽進營房,繼續睡個好覺。
轟隆隆~
就在此時,在天際響起了一陣悶雷聲,吸引了城頭眾將士的注意,紛紛眺首望去,卻見得天際一線,一抹烏雲滾滾而來,緊接著旌旗漫卷,刀戟如林,無數的戰馬呼嘯而來,如同驚濤駭浪一般,卷向虎牢關。
晉軍來了!
司馬珂北伐已經將近三個多月,而且在十數天前便攻下了滎陽,虎牢關的趙軍早在前兩天得到命令,堅守關城,嚴防晉軍攻關。
然而,就算趙軍已得到了晉軍北伐的訊息,而且也知道晉軍近日即將抵達虎牢關,但是真正見到晉軍的到來,眾趙軍將士依舊雞飛狗跳,亂成一團,城頭上號角聲嗚嗚嗚大起,有人已飛馬傳報守關主將。
鎮守在此地的守關主將,乃西中郎將朱保,是石趙太尉夔安的心腹之將,跟隨夔安南征北戰多年,故被賦予鎮守虎牢關之重任。
得到訊息的朱保,急忙親臨虎牢關關樓,等到他看清關下的形勢之時,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咚咚咚~~”
“嗚嗚嗚~~”
虎牢關下,綿綿不息地戰鼓聲以及低沉的號角聲響徹長空,一望無垠的曠野上。晉軍潮水般席捲而至,一杆蒼勁大纛旗迎風獵獵招展,上繡兩排字,上書“征討大都督”,下書“司馬”兩個大字。
大旗下,司馬珂一身戎裝,昂然屹立在西極馬之上,身後千乘如雲,萬騎如雨,森森鐵甲匯聚成一片鋼鐵地汪洋,閃爍出懾人的冷意。一杆桿刀戟直刺長空,還有晉軍將士頂盔上那一片櫻紅地流蘇,朝陽的照耀下悽豔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