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陽城。
聽到司馬珂率羽林騎抵達城下,歷陽郡丞俞弼親自率郡屬官吏,出城五里迎接。歷陽太守袁耽突然暴斃身亡,太守之位空缺,故由郡丞代理太守一應職責。
羽林騎雖只幾百人,但是兩個月前的那場追襲戰,卻令歷陽百姓記憶猶新。雖然只是斬殺了區區十九騎,但是司馬珂那滔天的戰意,卻令歷陽人敬佩不已,故聽到司馬珂率軍來援,眾官員安心了不少。
遠處湧起一陣煙塵,眾人頓時激動起來,紛紛抬頭望去,只見數百兵馬緩緩的湧來。那隊兵馬越來越近,逐漸可以辨識晉軍的筩袖鎧和屋山幘,再往近,便可看到“大晉羽林騎”’的幡旗在風中飄揚。
眾人不禁歡呼起來,紛紛迎了上去。
司馬珂見得前頭迎來一群身著官袍的官員和晉軍甲士,急忙也下了馬,向前相迎。
兩撥人馬相見,互相寒暄了一番。
俞弼滿臉激動的說道:“聽聞羯胡大軍南下,郡內百姓無不驚慌失措,城內大戶人家更是十逃五六,比起往日沒落了許多。今幸得朝廷派兵前來鎮守,百姓稍安,聽聞君侯親率羽林前來,更是無不歡欣鼓舞。”
司馬珂微微一笑,問道:“可知胡虜離此還有多遠,幾日可達?”
俞弼恭聲道:“據斥候來報,胡虜已到四百餘里之外,預計十五日之內便可抵達。”
司馬珂點了點頭,笑道:“還請諸位放心,本將只是前鋒兵馬,後續尚有大軍來援,三日之內必到歷陽!”
俞弼及身後的眾官吏稍稍鬆了口氣,道:“如此甚好,否則城內百姓人心惶惶,逃走的會更多。”
進了歷陽城,城內原本一片驚慌,到處看到揹著包裹,推著小車要逃跑的百姓。當羽林騎的幡旗出現在東門大街時,大街上頓時歡呼聲一片,原本緊張的氣氛頓時淡了許多,很多原本已經打包跑路的百姓,又折了回去。
司馬珂在府衙大堂坐定,卞誕、沈勁和周琦以及俞弼所率的歷陽郡官吏分列兩邊。
司馬珂問道:“此處可有盛產青竹之地?”
俞弼答道:“城西低山,多產青竹。”
司馬珂精神大振,露出滿意的笑容道:“還請發動城中百姓,去採青竹五千根,須長六米以上,莖口一寸六七即可,不可過粗,亦不可過細。”
青竹,禾本科多年生木質化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長,長810米,粗46厘米。
俞弼雖不知司馬珂有何用處,倒也沒多問,便滿口應諾。
這個曾經追襲斬殺羯人居攝天王第四子的少年到來,令眾人安心不少。
司馬珂又道:“傳我命令,城內之水牛,概不準出城。另去臨近村莊,收購三百頭水牛,由郡府安排餵養,我自有用處。”
俞弼只道他要用畜力運輸,也當即允諾。
最後,司馬珂又從懷中掏出一張畫有圖樣的蔡侯紙,遞給俞弼道:“我需要此般特製大槍頭,幫讓城中鐵匠依圖打製四千枝,日夜趕製,不得有誤!”
說完,又道:“胡虜不日即將抵達,軍情緊急,諸位速速去辦,莫誤了大事。”
俞弼等人一一應諾而去。
司馬珂安排妥當之後,這才輕輕的鬆了一口氣。
卞誕疑惑的問道:“君侯要那青竹何用,莫非要製造長槍?青竹做槍,並非絕佳材料,軍中亦備有牛津木和拓木,何必去採青竹?且運輸畜力已備,白白增加餵養三百水牛,消耗糧草亦不在少數。再者,槍頭越重,越不便使用,為何使用大槍頭?”
俞弼淡淡一笑道:“敵軍來勢洶洶,若是一味固守,恐怕遲早糧草盡絕,屆時眾將士餓著肚子守城,城中百姓易子而食,必敗矣!我欲以少擊多,大破胡虜,便在此三策。”
……
今日到此為止,明日9時,還請諸位繼續追讀,不見不散,在下替司馬珂拜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