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之語》首映禮之後,開評,評價整體是不錯的,大部分人都在誇這部電影有一種華語電影近年來很少見的疏離的氣質。
疏離,清冷,這是非常“不接地氣”的氣質。
這幾年,因為對市場的考慮,無論是高成本還是低成本,都主打一個“貼近生活”“接地氣”的風格,無論是戰爭片,還是現實題材,或者是懸疑片,又或者是喜劇片,都有插科打諢的詼諧部分。
主打的就是一個“包袱”。
《落葉之語》沒有一個這樣的“包袱”,拍攝鏡頭和人物臺詞,都是非常“正經”的,用有些評論者的話來說,很“陽春白雪”,甚至是“曲高和寡”。
有觀眾就吐槽:“沒想到都這個年代了,還能看到這麼寡淡無味的電影,從頭到尾都是無病呻吟的感覺。”
《落葉之語》的故事性不強,全程圍繞著周雲這個角色,以她的視角去推進整個電影的故事。
再加上這部電影不是傳統的“一波三折”“起承轉合”式的故事,所以,有爭議也正常,確實不招普通觀眾待見。
再怎麼藝術的電影,首先也得讓觀眾看得下去,才能有大範圍的好口碑,否則,真就是“曲高和寡”。
但是,與普通觀眾兩極分化的評價不同的是,這部電影還挺招專業媒體和影評人待見的,有一個權威影評媒體用了一句話,叫:在市場為王的年代守衛電影本身的尊嚴。
這句話有點誇大了,但標題總是這樣,語不驚人死不休。
話題度一點不缺,成功引起了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討論。
不過,與熱火朝天的討論不相符的,是這部電影的票房預估。
根據專業機構的調查,這部電影並沒有在大眾層面引起大範圍的觀影慾望。
簡單來說,就目前的資訊來看,大家並不願意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就跟之前宋遲主演的《香菸》一樣。
都是當紅演員主演,也都掀起了一番熱議,但這些熱度沒有轉化成票房。
周覽擔心這部電影票房不好。
其實,《落葉之語》這部文藝電影,周雲在接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它的票房可能高不到哪裡去了,只是,此一時,彼一時,當時周雲還沒有成為現如今的“票房女王”,在業內,周雲已經有了“票房無一失手”的神話,放在兩年前《落葉之語》票房一般,並不會影響到周雲什麼,本來就是一個文藝片,又是一個導演處女作,但放在現在,票房不好,就會帶起“周雲扛不動票房”的話題,甚至形成這樣一種認知。
為此,周覽馬上安排了通稿,自己先把醜話說在前頭。
通稿內容也很簡單,中心大意就是《落葉之語》投資很小,是個低成本電影,再加上同一套班底還拍攝了《幕後》,早已經賺得滿盆缽,即使《落葉之語》零票房,投資方也早就不虧了,其次,又說《落葉之語》是一部文藝片,周雲接拍這部電影的初衷就不是衝著票房去的,在這裡,周覽還誇張地加了一個內容:周雲在接拍這部電影的時候,甚至都做好了這部電影上不了院線的打算。
總而言之,先降低所有人對這部電影的票房期待。
不過,周覽的這個做法放在整個市場上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誰讓《陳因》熱播,周雲正在風口浪尖上。
而就在這個時候,因為指尾出事而被封鎖許久的《海上沉月》突然空降。
連周雲他們都沒有事先得到訊息,直接官宣,當晚七點首播。
周雲和周覽一臉懵,隨後才接到劇方的訊息,希望能夠請周雲參加晚上的直播連麥活動,給《海上沉月》宣傳造勢。
訊息一經放出,全網彷彿炸鍋一般,周雲的幾部戲連著上映或開播,怎麼不讓大家震驚。
但一瞭解才知道,這是為了夜長夢多,趁著好不容易鬆口過審了,直接空降,免得又被人找麻煩。
《海上沉月》是臺網聯播。
諜戰劇,向來都是電視臺收視大戲,這一次又是周雲和宋遲情侶檔主演,吸睛指數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