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一十章 她來了 (1 / 3)

一個人在一個行業工作很多年,說不產生一點感情,那肯定是假的。

徐彩琴在這一行做這麼久,周雲相信徐彩琴對這一行肯定有感情。

她說這番話,是希望徐彩琴能夠把對香港電視臺的感情和對影視這一行的感情給區分開來。

徐彩琴一直守在電視臺,一方面是因為多年的基礎都打在那裡,另一方面也是她認識的人、付出的感情, 都在那。

所以,周雲這麼說,是希望能夠從別的方面去刺激徐彩琴一下。

徐彩琴如果真去了一個更大的平臺,又何愁幫不到那些老朋友呢?

香港那邊的影視行業製作人才很多,只是苦於沒有市場,沒有投資,所以逐漸沒落。

但是在現在這樣一個全球化流媒體的時代背景下, 他們這一撥人未嘗不能夠迎來新的機遇。

徐彩琴跟周雲聊了一會兒, 就離開了。

她還要趕飛機。

徐彩琴一離開, 鄭小句就好奇地說:“小云姐,你為什麼要勸徐彩琴啊?”

以鄭小句對周雲的瞭解,周雲一般是不會對別人的事情提意見的,因為周雲不想讓自己顯得“指手畫腳”。

周雲說:“從私心來說,我感覺彩琴姐其實也是希望別人勸她的,彩琴姐想要聽到別人勸她去,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啊,未必真的是這樣,還有就是,如果彩琴姐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對我們整個行業來說也是好事啊。”

“嗯。”鄭小句點頭。

周雲立即笑了。

雖然鄭小句點了點頭,但是周雲看得出來,鄭小句並沒有聽明白她說的好事是指的什麼。

“小句,你覺得我們中國的影視劇現在最大的短板是什麼?”周雲問。

鄭小句認真想了想,搖頭。

周雲說:“從影響力上來說, 中國的影視劇在國際上的身影還太少, 影響力也不夠,從影視劇本身的質量來說,除了那些大導演的作品,其實整體的工藝也還是要落後於人家,對不對?”

鄭小句立即點頭。

“我上學的時候就在政治課上學到過一個道理,走出去,引進來。”周雲說,“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的目的未必再是師夷長技以制夷,但學習到人家最先進的技藝,或者說,透過一個更大的市場,倒逼著我們的行業跟國際接軌,你覺得這是不是一件好事?”

鄭小句點頭,似懂非懂,“好像是。”

“彩琴姐可以成為這樣的一個介面。”周雲說,“她懂我們的影視劇製作,也懂市場,同時, 她之後也會一線接觸歐美那邊的重要製作環節,在這個過程中, 很多的資訊就因此暢通了。彩琴姐去那邊未必是繼續做購片,即使繼續做購片也一樣,因為一座橋已經搭起來了。”

鄭小句吃驚地張大嘴。

“小云姐,你想得好多啊,在聽你說這些之前,我根本沒有想到還有這麼多東西。”

周雲嘆了口氣。

“其實,我越來越覺得我想得太多,根本不像一個演員了。”

想得太多,影響一個演員的單純和純粹。

鄭小句搖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小云姐,我今天在現場看你演戲,我感覺你的演技更精湛了。”鄭小句說,“看到你掉眼淚的時候,我都感覺委屈。”

周雲其實無法跟鄭小句說自己心裡的那點感受,因為鄭小句無法感同身受。

“我睡一會兒,等會兒喊我。”周雲笑笑,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