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風的嘴巴成了O形。
“戛納?”他問。
“戛納。”他面前的人點頭。
“《幕後》?”他又問。
“《幕後》。”他面前的人又點頭。
姚遠風遲疑了半晌,又思考了半晌。
“絕了。”最後從他嘴裡冒出來的是這兩個字。
之前就說過,姚遠風是一個熱情大方又有領導氣質的人,這樣的人,很少在藝術領域有創造性天賦的,但是他這個人又熱愛影視劇,熱愛這一門藝術,所以,他白手起家做起了新盾之後,又開始往藝術片的領域去探索、發展,簽下文冰、侯孟傑這樣有才華但簽約時還不起眼的型別片或者文藝片導演。
他對獲得全世界的認可,當然有自己的野心。任何一個創作內容的人,誰不想獲得更多的人的認可和稱讚?
但姚遠風做得越久,越清楚這其中的難度。
一個人自娛自樂很容易,一個人想要讓世界和他一起娛樂,很難。
因為種種原因,華語電影這幾年在世界影壇上出現的身影越來越少。
要不然,去年《日子》入圍威尼斯,也不會引起那麼多人的矚目。
這一次,又一部華語片入圍了戛納,還是主競賽單元,唯一一部華語片。
又是周雲主演。
姚遠風覺得不可思議。
這部《幕後》,就是周雲當時臨時接的一部片子,邊寫邊拍出來的一部片子。
當時他還給周雲打過電話,勸她放棄這個打算,讓她不要演這個片子。
當時周雲很堅持,哪怕很多人都不理解。
現在的結果展現在他們每個人面前,事實證明,周雲的眼光太準,超過了他們所有人。
一部臨時開拍、只拍了二十天左右的電影,竟然入圍了戛納。
姚遠風一方面感到驚訝,另一方面動作倒是不慢,趕緊給周雲打電話,要慶賀一番。
但是這個時候周雲的電話已經顯示正在通話中了。
姚遠風感到不可思議。
周雲身上真是有這種氣運嗎?
又是一個第一次拍電影的新導演,又是一個無人看好的專案,又一次代表話語電影展上了全世界聚焦的大舞臺。
周雲的名字以光速登上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
姚遠風看自己的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說這件事,有的人言簡意賅,只說了一句話:周雲這眼光真是神了。
這一天,這個圈子幾乎所有人都在議論這件事。
一部電影入圍三大可能是運氣,第二部電影又入圍三大,這還是運氣嗎?
周雲的勢頭再次摧枯拉朽地摧毀了所有黑粉的嘲諷和譏笑——源自於華宇獎失利的嘲諷和譏笑。
這兩天是周雲的黑粉過得最不開心、最不爽的兩天了。
先是天絲獎,後是戛納。
周雲的運氣怎麼就這麼好?!
周雲的黑粉們心裡面恨得牙癢癢。
但他們心裡面再恨,也不可能說周雲把公關做到戛納去了。
即使是他們,也知道這樣說根本就是貽笑大方。
不談黑粉,就說周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