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的主意,當然是因為遊戲才是他的基本盤,海外這一系列動作,當然也是從遊戲產業先開始。
&n平臺此前的確是做的很拉胯,真還不如交給他的方舟國際來做。
&n平臺的誕生,起因是97年的時候,g胖要賣自家的遊戲《半條命》,結果遊戲在e3參展時口碑雖然爆棚,但後來幾乎沒賺到什麼錢。
因為國外也盜版啊!
盜版遊戲和白嫖黨這個事,並非華國的專利,全世界都一樣。
畢竟白嫖就是人類的天性,不分種族、不分年齡,也不分國家,這跟素質沒有多大的關係,因為在錢的面前,全人類的素質都不高……
不說《cs》和國內的那些單機遊戲了,《暗黑破壞神》、《魔獸爭霸》、《紅警》、《帝國時代》這些經典遊戲,也是一樣的命運,明明是網咖裝機必備,覆蓋玩家何止千萬,但正版銷量十不存一。
當然,國外歐美地區稍微強點,對盜版光碟的打擊還是相對比較嚴格的,畢竟那裡是資本說的算,敢動資本的乳酪,那還不得把盜版商往死裡整啊!
但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渠道銷售不便。
無數玩家前往實體店購買爆款遊戲《半條命》的遊戲光碟,結果往往大老遠的白跑一趟,遊戲光碟要麼銷售一空,要麼得排長隊,而且排完隊輪到自己時,說不定已經賣光了。
而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這邊也是非常為難,遊戲光碟製作少了吧,不夠賣,搞多了吧,萬一遊戲撲街,又賣不出去,積壓一大堆庫存,鉅虧!
起花作吧,反正動資本的乳酪,那還不得往死裡整都能取得不錯的銷量
恰好,網際網路時代來了。
於是g胖突發奇想,為什麼不做一個線上遊戲商店呢?
這樣的話,遊戲可以線上下載、線上更新、線上付費、線上對戰,省去了一大堆麻煩!
於是g胖去找微軟、雅虎等網際網路巨頭,想要一起合作開發一個線上遊戲商店,結果均遭拒絕,說他這是異想天開。
好吧,既然你們都不願意搞,那我自己搞!
於是,g胖把bt種子之父找來,搞了一個下載速度奇快的遊戲線上平臺,由此,鼎鼎大名的steam就此孕育而生了!
但在03年時,它是與《cs 1.6版》一起捆綁上線的,為的只是賣自家的《cs》。
只是漸漸的,一些第三方開發商也加入了進來。
尤其是那些小作坊、獨立遊戲公司,他們找不到發行渠道,也沒錢搞大規模的宣發,乾脆跟g胖搭個夥,以拿出銷售額的30%為代價,換取steam的推廣渠道。
&n只憑《半條命》這一款世界級爆款遊戲,就帶來了足夠多的玩家流量,在上面打廣告推廣自己的遊戲,足以取得不錯的推廣效果。
沸騰遊戲的《我的世界》、《我的戰爭》、《我的起源》三部曲,也是這麼在steam平臺上線的。
只是當時大家都以為沸騰遊戲這家華國遊戲公司,是為了出圈,才不得不跑到steam上面做推廣,並沒有想到這三款遊戲全都成了爆款,反倒給steam帶來了更多的流量。
&n的這些流量,將來能夠為他帶來什麼。
&n,只是他這個遊戲狂人的一種原始衝動,是因為覺得遊戲線下銷售模式不方便,更多是站在玩家的思考角度才搗鼓出來的,經營理念上還沒有深刻認識到渠道和流量的本質是什麼,或者說並沒有站在一個渠道商、資本的角度去看待steam。
而這些東西,方傑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其實別說他了,後世隨便來個玩家,都知道steam的存在意義,這玩意一旦交給他來做,那就是個遊戲產業裡的王炸!
&n只是v社的附屬產物,並不涉及核心利益,扔出去也沒什麼可惜的。
&n是溢價30%折算成股份進入方舟國際的,而且以方舟國際和方舟世界目前的發展勢頭來看,這是一筆很有前景的買賣,甚至能作為核心合夥人參與其中,他覺得還與有榮焉,實在沒有理由拒絕。
說到方舟國際的核心合夥人,瞧瞧現在裡面都是些什麼公司:谷歌、微軟、亞馬遜、三星、ibm、orgflix(奈飛)、palpay、思科、甲骨文、高通、高盛……等等,至於facebook的扎克伯格、生存專家貝爾啥的,都排不上號了,胖g能參與進來,那絕對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至於華國這邊的網際網路公司和資本,在沸騰集團發生人事變動之後,也像是約好了似的紛紛表示要成立海外分公司,此時正在做相關人事調整和資金調動,即將參與方洲國際的一些投資專案。
畢竟天下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方傑在內部會議上說的那些話和暗示,別說國內公司了,海外公司只要是有點段位的,都第一時間知道了。
但知道了又如何?
既然是單純奔著賺錢去的,那就毫無問題,不光讓海外資本們徹底放了心,還讓國內的資本們欣喜若狂——有錢不賺王八蛋,只要你能帶著咱們掙錢,而且還是去海外掙錢,那還談什麼節操不節操的,肯定要抄傢伙一起上啊!
且不提國內這些聞風而動的資本,反正方傑這個舉動也再次給了國外資本們一個定心丸,看來這個華國首富果然是同道中人,頗有咱們資本的風範,沒毛病,那就一起投資掙錢吧!
至於掙誰的錢……資本無國界,只要不是自己口袋裡的錢,管它是自家親戚還是鄰居的錢,哪怕是親爹的錢也要先賺過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