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寧朝廷內閣來說,之前的二十幾年也許都不能算是當今陛下李承唐的時代,而是應該算作沐昭桐的時代,哪怕就是幾年前沐昭桐被罷免,內閣首輔換成了原來的次輔元東芝也沒有多大改變,可元東芝根本就沒能在內閣留下獨屬於他的印記,被後人提起來的話,也許他在首輔之位的這幾年會被稱為後沐昭桐時期。
元東芝在內閣也有二十幾年,他像是影子,人們一直都只看到沐昭桐卻忽略了他的存在,不管沐昭桐之後做了些什麼,在他為首輔的這二十多年來,他在內閣的時間遠超在家裡的時間,十天半個月的不回家對他來說也是習以為常,所以當時人人都不得不讚嘆他的態度,而事實上,元東芝何嘗不是?
首輔尚且如此,下邊的人誰敢放鬆輕慢,元東芝又是個謹慎性子,自然不會得罪沐昭桐,所以沐昭桐在內閣處理政務的時間有多長,他大概也有多長。
然而他沒能留下自己的印記,一部分原因是沐昭桐太耀眼奪目,另外一部分原因則是他自己小心翼翼的把所有自己的印記都擦掉了。
沐昭桐留給他的yīn影太重,留給內閣的yīn影也太重,所以他無法突破,他行事風格依然保持著沐昭桐在內閣時候的樣子,哪怕位居首輔,依然事事處處沒有決斷。
如果他不是謹慎到陛下已經明顯表現出對沐昭桐的不滿,他依然還對沐昭桐唯唯諾諾,陛下不至於這麼快就打算讓賴成頂上來,也不至於這麼快就把他的門徒康為調出內閣。
很多事,都是註定的。
賴成坐在那看著皇帝咧嘴苦笑,他就知道皇帝突然喊他過來吃火鍋一定不只是吃火鍋那麼簡單,陛下的意思是要給沈冷提到柱國,柱國是什麼意思象徵著什麼?唯有對國家做出了無法替代也無法忽略之貢獻的將軍才能獲得的殊榮,那是一種近乎極致的榮耀和認可,軍人一生,若能位及大柱國,那真是此生無憾。
如今的四疆大將軍之中葉景天和武新宇也是才剛剛被封為柱國不久,沈冷這樣提起來真的不好面對群臣,可又不是真的不行,難道只因為他年輕?他雖然才二十五歲,從軍不到十年,可這些年來他為大寧做出的貢獻誰不是看的清清楚楚。
然而就是因為太年輕,所以......
賴成看向皇帝:“臣,可以不吃嗎?”
“朕可以罷你的官嗎?”
賴成苦笑:“這火鍋吃下去,不好......”
皇帝道:“那你認為什麼好?”
賴成一本正經的說道:“陛下讓臣回到御史臺吧,安安靜靜的做一個誰都能罵的好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辛勞半生罵遍群臣,但臣覺得自己依然是個少年,進了內閣這才多久,臣有一次對著鏡子的時候才看到居然已經半頭白髮......”
皇帝看著他認真的說道:“你居然還有時間照鏡子?”
賴成嘆道:“當臣沒說......”
陛下指了指筷子:“吃!”
賴成只好把筷子拿起來,委屈巴巴的:“陛下,那臣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是老套路的討價還價,陛下可以給內閣透個口風,就說想封沈冷為上柱國,臣再去和他們討價
還價......”
皇帝點了點頭:“也好,還有件事。”
他看了賴成一眼:“朕讓你多去指點二皇子,你可經常去了?”
“臣每日必到珍妃娘娘宮裡一趟,監督二皇子讀書寫字,也監督沈將軍家的兩個孩子讀書寫字,不得不說,沈繼和沈將軍太像了,橫平豎直不容易嗎?可他就是寫不好,好在臣足夠嚴苛,珍妃娘娘也足夠耐心,所以他的字比他爹要好......那麼一些。”
皇帝笑了笑後問:“二皇子學識如何?”
賴成如實回答:“二皇子品學兼優,雖然年少,可對諸事皆有獨特見解,而且好學謙遜,又不失銳意。”
皇帝問:“那沈冷的那兩個孩子呢?”
賴成沉默。
皇帝看了他一眼:“什麼態度!”
賴成道:“陛下,不是臣態度不好,是沈繼那個小子他真的不好教......他不是笨,才四五歲已經可以吟詩作詞,而且思維之敏捷連臣都一陣陣覺得自愧不如,可就是......可就是不著調啊。”
“你什麼意思?”
“昨日。”
賴成放下筷子坐直了身子說道:“昨日臣去珍妃娘娘宮裡檢查二皇子和他們兩個的功課,二皇子和沈寧都完成的極好,唯有沈繼一個字都沒有寫,臣問他為何不寫,他說寫出來的都是不夠好的,不寫出來在腦子裡的才是最好的,他說先生布置的功課不是不想做,只是敷衍做出來也覺得對不起先生,為了問心無愧,只好不寫。”
皇帝一怔:“這是什麼邏輯。”
賴成繼續說道:“臣就罰他,讓他作詩,作不出來就罰站,他說不知道寫什麼,詩詞有感而發,他此時無感,所以寫不出來,臣就說,詩詞歌賦有靈氣皆是觸景睹人生情,你今日有什麼想法有什麼感悟或者是什麼經歷,都可以寫出來,於是他想了想,倒是勉強作了幾句,他說太熱了,那就以天氣熱來想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