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沒人知道他們走到一邊兒去後,都說了什麼。
即使她們問起家裡的人和事,因思念而抹起了眼淚,也沒人知道。
其他幾個小的到還好,有大家的陪伴玩耍和蓮蓬、月餅,到也沒有那麼感傷。
他們還不是很明白“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何意思。
只到夜深時,拓兒和小吉祥他們幾個便打起了呵欠,葉青柏他們這才告辭。
雖然周氏還是想在府裡頭住一住,感受一下大戶人家的生活,但第二天還要開鋪,只得離開。
拓兒趴在他爹爹的懷抱裡,還在嘟嚷著:“小吉祥,快來追哥哥……”
看到拓兒玩到說夢話,葉青柏也是無語,看來孩子玩得很盡興。
周家兩個小叔侄與葉青喜他們一群人在一起也有話說,到也不嫌悶和拘束,此時回去時也是開開心心。
“青喜說,讓我們放假的時候也過來玩,一起讀書寫字,還說要介紹楊鈺和我認識,和我年紀差不多。”
馬車裡,周順開心地和爹孃說起,卻又有些不好意思。
“只是那個楊鈺明年要去考童生,我明年不想考,就怕說不到一處,畢竟人家還是府城人……”
而他只是一個縣城來的,若是被人輕視,反而傷面子。
因而這童生試,就算他決定明年去考考,也會很不安,就怕自己考不上而楊鈺考上了,到時更沒面子。
聽著他的擔憂,周家娘便有些生氣。
“他讀他的,你讀你的,你只要自己把書讀好,管那麼多幹什麼,你大哥和你姐夫不也沒考科舉呢,難道還不和人家子皓說話啦?”
“我看子皓考上了狀元,也沒有高高在上、洋洋得意呢,就是那凰丫頭也還是一樣和和氣氣,為家裡操心,待你姐夫也是很好的呢。”
“所以這人啊,不管如何發達,只要不忘出身,不忘本性,就不會變的,考了什麼不重要。”
聽了娘一陣叨咕,周順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小聲解釋。
“我看青喜他們到是沒變什麼,只是我不認識楊鈺嘛,人家又是大地方的人,我這不是擔心嘛。”
“與其擔心,不如一試。”這時周家爹便開口了。
他們老倆口帶著小兒小女四個人坐了一輛馬車,周新夫婦帶著周誠宇、葉青柏、周氏帶著拓兒坐了一輛馬車。
因此,這時候周順才好意思說起這些事情,不然還怕侄子聽見會不好意思。
周誠宇一個剛啟蒙的孩子當然不會想這麼多,他現在離開了家鄉和熟悉的私塾、同窗、小夥伴,最想要的便是新的小夥伴。
楊思比他大一點兒,卻也是年紀相仿,自然是想認識的。
“今年我們生意還不錯,明年你就去考場上見見場面,不求你考回什麼,只要盡了心,努力讀過,沒在考場上太過緊張暈卷子什麼的,爹就高興了,反正院試還早,試試無妨的。”
周家爹便安慰小兒子。
十一歲的周穎已經趴在孃的腿邊睡著了,沒有聽見爹孃和二哥在說什麼。
他們回去之後,周順便有些失眠,在糾結著明年到底要不要去考童生。
家裡開鋪到不需要他來幫忙,就住在鋪子裡,有爹孃、哥嫂和姐姐、姐夫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