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是一件冤案還不足以扳倒那官,但多年剋扣官糧一事,就夠讓朝廷震怒了。
若繼任挖前任牆角,讓前任丟官、丟命,會讓全天下的官都反感,沒有人喜歡被接任人踹倒的。
那麼,貪贓、枉法的實證,就能讓天下的官都閉嘴了。
這些事情,這些結果,各種可能性,葉子皓與周先生、葉正誠他們都是仔細探討過的。
夜裡也聽了葉青凰的意見,現在,他正在一步一步地朝著目標走去。
楊家之冤,王家所起,就算這次王家用錢避過一劫,在小妾一事上,也會讓王家再栽一跟頭。
青華州首富,不能傷筋動骨,也會灰頭土臉。
將王家次子等人流放到河陽縣同樣的地方,除了消楊家怨怒,也是要藉此暗查那座玉石窯礦。
若與王家關係關係非同一般,以後有的是機會查探得到楊恪之死的真相。
此舉一石雙鳥。
但這後繼的話,自然不會與楊家再說,現在他將實情坦誠相告,讓楊家自己選擇。
而他的誠意,楊家人也就接受了。
只是痛失愛子,楊夫人仍是哭紅了眼。
“楊夫人請節哀,逝者已矣,孩子還要養大,教育成才,切不可種下仇恨,以後做一個心胸狹隘之人。”
葉子皓委婉地相勸。
心存怨恨,容易失去判斷力。
但他雖為官,但到底只是旁人,他也不知該如何相勸才好。
畢竟脫下官袍,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讓大人擔憂了,青華州能有大人在任,定會有個朗朗乾坤,大人也對我們楊家有再造之德。”
楊明達已緩過情緒,也起身行禮。
葉子皓連忙起身扶住。
“在下為官,只能盡力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無愧天地良心。”
“你做到了,小民代楊家上下還有死去的長子長媳,謝過大人。”楊明達說著聲音哽咽,又要行禮。
“不必多禮,此事已說明白,明天上午升堂,在下就告辭了。”葉子皓再扶住楊明達不讓行禮,便言告辭。
後面的寒暄感慨自然不會記入筆錄,但先前相商的話語,甚至包括與楊鈺、楊思的談話,全都記錄在案。
周先生與葉正誠便收拾了筆墨紙張,相繼起身。
“大人,這位周大人不是戶房主簿大人麼?”
楊鈺在知道新任城守要來後,對衙門的事也沒少留意,自然知道周先生的,這時忽然好奇相問。
“不錯,這是其一。其二,周大人與我同科同考,以前更是我鄰傢俬塾的先生,為人正直忠義,他與我皆守著為民造福的信念,是同道中人。”
葉子皓並不因小子多嘴而不悅,反而正面回答了他。
一個能記得為兄長伸冤的少年,心中自然也藏著親情道義。
正面交談、正確引導,讓他明白是非,將來必成大器。
葉青凰說過,對小孩子也不要小看、輕視,他們一樣有思想,對自己會有自己的認知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