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葉家馬車一出,陳飛趕車,街就有人認出來了,又是一翻寒暄。
而對於現在街頭議論的事情,自然是要向葉狀元求證一翻的。
葉子皓便客氣地表達了想要幫助靖陽寒門學子的心意,解釋了為何要把御賜金錠子拿出來換銀子的意義。
如今葉子皓說出來的話,對靖陽人都是一種激勵,畢竟今科狀元出自靖陽,大家與有榮焉。
於是大家便將葉子皓的意思傳播了出去。
買不買得起,看個熱鬧也好呀。
等葉子皓回到家,並沒有立刻去徐家,現在也是婦人們去,他們去了也只是換個地方聊天,小吉祥也要歇中覺。
因而,葉子皓又拿了一盒茶葉和一套御賜筆墨紙硯、一匹布去了鄭家。
不為別的,今年春季鄭家全免了葉家三人的束脩。
過去一年是每季免五兩,今年卻是全免了,雖說只有一季,也是幾十兩銀子。
鄭家回報了他們在京城照顧鄭哲煜的情義,他當然同樣會回報鄭家。
看到他來,正在家收拾行李的一家人都歡喜不已。
鄭夫人還要張羅晚飯留他喝酒,被他笑著婉拒了,說還要去徐家看月母子,晚上不在家吃飯。
“你剛回來,事情也多,準備哪天啟程去青華州?”鄭先生便笑著詢問。
葉重華不知道葉子皓放官哪裡的事情,是因為沒人告訴他。
但葉子皓早就透過錦風閣傳信兒回來,葉家知道,陳家就知道,鄭家當然也知道了。
其實這種大喜事,錦風閣也就傳出風聲來了,縣城裡很多人都知道了。
“少說也得半月之後吧。”葉子皓笑道。
在鄭家人的好奇追問下,葉子皓便也說了上朝論政之事,以及放官的實情。
鄭先生聽得噓唏,感慨道:“若是在東華州多好啊。”
“可不是,回靖陽快馬也就三天。”葉子皓無奈地笑了笑。
“我這私塾要由袁先生接手了,他說為了保下咱們私塾有舉人掌塾的風骨,下一期他一定要去考個舉人回來。”
鄭先生便笑著說了自家這邊的情況。
袁先生不是讀書差,而是不想入仕,一直不去鄉試,如今卻要為保住這傢俬塾還有舉人,而決定下次去參加鄉試了。
葉子皓又問鄭哲煜,一同回來的那批人,可有誰已去赴任。
而落榜的那些人,怕也在尋找安身,以待下一個大比之年。
鄭哲煜便將情況說了,鄭傢俬塾一下少了三個先生,這課都快沒法開了。
於是袁先生請了鄭哲煜出面去請了幾個落榜舉人回來,下個月就正式來塾裡上課了。
而周先生回來後便拜辭了鄭先生,回家也為赴任做準備去了。
原本這幾天要離開的,畢竟是第一批放官的二榜士子,月底得上任去。
但聽到青華州城守是葉子皓後,便在家等著葉子皓回來,趁機也走親戚、訪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