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有道理,不過不用擔心,下午讓你小舅借了驢車送你們去縣城。”
外公聽了立刻笑道,“你們在縣城有地方住,不怕你舅舅沒地方住。”
“那就太好了。”葉青凰聽了眼睛一亮,立刻高興地說道,到也不講虛禮。
有小舅趕驢車送他們回去縣城,能省不少車錢了呀。
“對了,把春杏和春燕也帶過去住一陣吧,你爹那裡,要等霞丫頭出嫁還有兩個月呢。”
“讓她們姐妹跟著你學繡花,省得將來還要你拿花樣子來,事事操心。不是有句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外公說的是。”葉青凰一聽,心裡竟是鬆了鬆,看來趙家有意向了。
而外公說授人以漁,確實是有遠見的。
現在她要幫趙家,不就要教舅娘們繡花還要出花樣子和樣品嗎。
她八歲拿針學繡,現在春杏十二歲、春燕八歲,可不正是學繡的好年紀麼。
外公此舉,到不失為良策。
而且身邊半大丫頭多了,幫著幹活的人也多,家裡又沒有大人,到不怕住著不痛快。
聽說能去縣城和凰姐姐學繡,趙春杏和趙春燕都高興得不得了。
趙春雪卻立刻垮了臉,癟著嘴兒不開心了。
“你還小,去了也做不了什麼,等明年再去。”小舅娘見閨女快哭了,連忙安慰她。
見娘允諾明年,趙春雪才抹了抹眼淚。
葉青凰見了,張了張嘴,卻還是忍住了沒開口。
春雪才七歲,拿針是可以拿針,但確實做不了什麼,幹活也就是掃掃地、燒燒火,但趙家還有兩個小兄弟,卻是要她這個姐姐看顧的。
若非如此,就去縣城也無妨,小妹剛滿六歲,不也只是個小吃貨嘛,不差一個。
好在趙春雪乖巧,被娘幾句話就哄好了。
吃了飯又坐了會兒,小舅就去借驢車,外公和大舅就去地裡摘了些新鮮菜,外婆和二舅娘也去裝了些乾菜。
葉青凰都沒拒絕,由著他們去張羅,卻在外婆還想捉雞時,這才連忙阻攔。
“外婆,我們在縣城也養了幾隻雞呢,家裡的菜我收下,雞就算了啊。”
葉青凰挽著外婆的手將她從雞籠那邊拉開,感激長輩關愛,連忙又笑道:“我們如今在縣城日子好著呢,外婆不用擔心我們的。”
“知道你們小日子好過,這不是怕縣城裡買雞太貴嘛。”趙老太太樂呵呵地說著。
“我們在縣城最多就是買點肉,或者買條魚,租的院子裡有種小菜,米糧和菜籽油都是家裡帶去的,連鹽都是從鎮上買,比縣城便宜。”
葉青凰又解釋了一下自家生活情況,讓外婆放心下來。
沒多久趙小華趕著驢車回來了,大家把新鮮菜和乾菜都往驢車上放,趙春杏和趙春燕姐妹也收拾了換洗衣物和繡繃,打了兩個大包袱出來。
陳飛連忙走過去,幫她們接過包袱往驢車上放,又在她們往驢車上爬時,在一旁伸手攙了一下,不過很快就放開了手。
這麼主動又有眼力勁兒的後生,趙家大人自是又多看了幾眼。
“外婆,我們走了。”葉青凰和葉子皓給長輩們行禮道別。
陳飛和陳杏花也連忙行了禮,這才上了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