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隻大箱塞滿了被褥和衣物,一隻放了葉子皓讀書之物,其他人還各裝了一隻大籮筐,讀書郎還另有書箱。
再加上繡架、生活等零碎用品也裝了兩籮筐,還有沒運完的酒罈子也用草墊子裹緊了裝好。
所有東西整整堆放了三驢車,這趟回家可不亞於搬一趟家。
吃了中飯後,他們把家裡收拾好後,就和大姑一家告別。
因在信中早已說明,這次葉重信過來,又帶了三車柴禾,給了一車送鄭家,另有兩車自家足夠用到年後了。
畢竟大姑和姑父要烘晾乾豆皮,家裡柴不夠用也不行,多準備一些,用起來才寬鬆。
安置好縣城的事,大家便趕車出門,鄭夫人和鄭先生聽見動靜也出來相送。
看著仍然清瘦沒有恢復的葉子皓,夫婦自又是一翻叮囑,讓他認真讀書,不可荒廢,年後盼他小考成績斐然。
有這樣關照自己的夫婦,葉子皓和葉青凰感激行禮道謝。
一翻寒暄之後,葉青凰便扶了葉子皓上了馬車。
馬車廂中,小的們都擠在一起,正笑嘻嘻地看著他們。
“凰姐姐快點兒!”
“擠一擠暖和,哈哈哈。”
“過去一點,給堂哥多騰點地兒。”
“小姑,壓到我衣襬啦,讓讓,讓讓。”
“凰姐姐,這邊!”
“……”
嘰嘰喳喳的聲音,都是回家的開心,也有坐馬車的開心。
這一車大小竟有六人,把馬車上的坐凳都要擠翻了,小兄弟更是坐在地上,讓葉青凰忍笑不已。
不過她沒有說什麼,就算再擠,能這麼暖和地擠回去,也值得了。
但她和葉子皓沒有坐到最裡面,而是給了小姐妹和銘兒,三個小的擠在一起恰好坐下。
他們則坐一邊、小兄弟坐一邊,這麼一安排就都坐下了,不用坐在地上。
李家就這一輛馬車,定做得還是寬敞的,放下厚簾子,葉子皓解下斗篷搭在膝上,便不畏從簾角吹進來的冷風了。
“都坐好了嗎?要回家嘍!”葉青楓掀簾看了看這一車滿滿的,也不禁笑了。
而葉青凰看著大哥繫好了帽上的搭耳子遮住了半邊臉和耳朵,也不禁彎了彎唇。
原本她沒給大哥做棉帽子,後來銘兒和她說,爹在外面挑擔肯定也冷,想要二姑幫著做一頂。
於是她抽空便做了兩頂出來,還有棉護膝,上回二房爹過來,便讓他帶了回去。
沒想大哥戴得到挺歡喜的,這次來還說有這帽子,冬天在外面走確實暖和不少,以前都凍耳朵。
拿護膝綁腳,下雪天裡到是暖和,不凍膝蓋,對他們風裡來、雨裡去做小買賣的人,確實方便實用。
今天都戴著呢,二房爹和趙家兄弟也是。
一聲吆喝,馬車前行,驢車跑在前面,這時候漸漸拉開了距離。但街上人看見,都在議論,這是誰在搬家呢?
若非有人問出了葉重信,都不知道是誰家。
“怎麼把傢什都搬走了?怎麼沒看到葉案首呢?”
“葉家幾個孩子呢?難道後面那輛馬車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