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大雪山的主峰之巔依舊寒意凜冽,白雪皚皚。
三年一度的雪山法會再臨,蜿蜒的登山古道上人頭攢動,步履卻不急不徐,一個個盡皆透著虔誠之意。
“今年當真是我佛門的大盛會啊,這般場景可比往年熱鬧多了……”
“那是當然,聖蓮尊者閉關至今,相傳已有萬年之久,如今其法像有佛光漾出,應是成就真佛之兆,是以此次法會定然非同尋常。”
“聖廟一早傳下法旨,此次法會竟然要選出三名佛子一道入廟傳法,只是不知將會應在哪位佛友頭上。”
“你我還是別想了,聖廟所選定然是德行圓滿,慧才淨通之人。”
……
“傳聞正是聖女所獻的神花有所異動,這才引動了尊者的法像佛光……”
“小僧也有所耳聞,只是不知紅蓮聖女此次能否轉醒,十餘年前有幸一睹聖火焰光,當真……”
……
雪山古道,白雲樓悠然而行,一路聽聞眾佛修相談話語,好似覽盡了雪山神廟的千年風霜。
紫嫣來到此間的諸般經歷,也被這些話語漸漸拼湊完整。
一縷仙魂所化的業火,蘊養彼岸花已有千年之久,雖其本識已遁入靜定之態,卻依然讓白雲樓的心絃波動不已。
心絃躍動,神如止水,身若流雲,閒庭踏步間,已然來到了雪山神廟之前。
佛子之名,志在必得。
一步踏入廟門,天地為之寬廣。
遠觀的一座小小廟宇,其內卻大有乾坤。
頭頂顯出日月同輝之相,祥雲如絲帶般婉轉環繞。
數里方圓的環形廟宇群落,其中有一座大殿之頂顯化出一朵數丈高的雪蓮法相,散出耀目金光,氣象莊嚴,顯然正是主殿所在。
中心的低窪處離著一座高臺,足有三丈之高,正是眾僧口中提到的講經臺。
若有佛修登臺講經,引得主殿降下法旨,便可成就佛子之名。
四周臺階層層疊疊,皆可盤坐聽經,哪怕有上萬佛修也能盡數容納。
見到此般場景,白雲樓並不意外,那聖蓮尊者既然能夠衍化沙中世界,開闢個神廟洞天自是輕而易舉。
隨意尋了個落腳之處,盤坐靜心,凝神推衍。
終於正式混入此方佛門洞天,自是要小心查探一番。
如今三年過去,白雲樓並未在神廟之外尋到那位聖蓮尊者的絲毫氣機,那隻大手自從顯化之後也是徹底消失無蹤,是以這位尊者的實力到底如何,目的為何,根本就無從查起。
而今踏入此間,正是探查之機。
身在險地,尋常的探查之法可能會驚動那未知的強者,不過白雲樓卻另有手段。
這手段正是這三年新修的佛門禪功,也就是最為普通的坐禪。
坐禪靜心息念,天眼通與其極為契合,兩者融合之下,可以閉目感知到身邊的一切強弱波動。
再配合強大的仙識,白雲樓便可輕鬆地在識竅內衍化出極為真切的投影虛像。
如此一來,無需探出仙識念頭也能感應到身周氣機變化,而不會驚動那位藏身暗處的聖蓮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