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門下弟子雖多是禽獸出身,佛法卻極為精精深,這些弟子遠行域外傳法,諸天佛門由此大興。
大乘佛法得到了諸天佛門的廣泛認可,佛門弟子紛紛將那位古佛尊為佛祖,而佛祖傳法之地則被尊為聖地,也就有了如今的佛門小世界。
數千年前,佛祖聞知域外天魔禍亂諸天,隨即帶著門下大半弟子前往域外,至今未歸。
佛祖遠走域外,佛門小世界卻愈加興盛,而金蟬提及的東土法會,便是上古傳承下來的佛修盛會之首。
六十年一次的東土法會彙集無數佛修,佛門的三大至寶也會適時降下虛像。
這法會一開就是三年,是以金蟬才才沒有急著趕路。
據金蟬所述,這法會上不僅有得道高僧登臺說法,若有機緣,還能在至寶虛像中頓悟佛理。
這三大至寶分別是菩提樹、彼岸花,以及恆河沙。
聽到彼岸花的名號,白雲樓立時知曉了紫嫣前往東土神山的因由。
既然能夠顯化彼岸花的虛像,想來順藤摸瓜,或可尋到本體。
只是當金蟬言及恆河沙之時,白雲樓的心神莫名悸動了一瞬。
看來若是不出意外,紫嫣應是被困於那佛門至寶恆河沙中……
尋到了紫嫣的下落,白雲樓的心神反倒安定下來,任由諸般念頭在識竅內自行推衍,分身法體則陪著金蟬大法師悠然閒聊起來。
……
數日之後,兩人遁行上萬裡,終於來到東土神山腳下。
非是白雲樓不想盡早趕至,而是越靠近神山,天道對虛空的威壓愈盛,破空遁行的術法神通,愈發難以施展。
好在識竅內暗藏的神則中有佛門遁光之法可用,這才沒有耽擱太久。
一道同行的金蟬和尚當真深藏不露,踏步間不急不徐,卻也能跟上白雲樓的遁光。
這一路行來,白雲樓的心神愈發沉穩。
定能生慧,靜而悟道,藉著識竅佛光,白雲樓將此間天道觀瞧的更為通透。
踏出三界藩籬後,白雲樓對天道的理解,也漸漸跳出了原有的認知。
在如今白雲樓的眼中,天道並非僅憑一尊神靈就能盡數掌控,也非善惡不分的無情規則,而是其間的萬靈萬物相互依存,相互影響而成。
天道越強,其內衍生的靈物就越多,生靈也就越發強大。
而一方小世界中先天靈物越多,其間的生靈實力越強,便有機會引得天道規則蛻變。
一些凡物或低價生靈雖然影響力極其微弱,但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也能引導天道的變化。
萬物萬靈慼慼相關,在佛門小世界中,這種相連的氣機顯得尤為清晰。
用金蟬的話語來說,這氣機實為因果緣法。
昨日之因,今日之果。
今日所行,明日所得。
對於因果緣法,白雲樓並不陌生,已修至極境的斬道劍意,便擅長斬滅這等虛無飄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