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方才剛剛從飛舟上下來,實在有些睏乏,就小睡了一會。”羅玉很是順滑地接起了話頭說道。
詩文老教習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飛舟大船都是如此,總會讓人眩暈困頓,小睡一陣倒是無妨。”
“見過老先生,老先生一路辛苦了……”白雲樓一正衣衫,上前行禮道。
身後一眾弟子也跟著上前行禮,讓詩文老教習甚是欣慰。
“老先生……”紫陽師伯走前兩步笑著喊道。
“當不起紫陽大人如此稱呼……”詩文老教習拱手回禮。
要真論起來,紫陽散人應該比詩文老教習還要年長,只是修為高深,駐顏有道,看著只有三十多歲模樣。
說話間,眾人將詩文老教習讓到了小竹樓中。
方才動念間,白雲樓已經將小竹樓重新佈置了一番,詩文老教習入內不由一怔,這佈置似乎和書院的講堂沒什麼兩樣了,只是入門處多了幾把竹椅,顯然是給夏師姑幾人準備的。
老先生習慣性地走上臺,在案几旁坐下,夏師姑也頗有興致地坐在靠牆的竹椅上觀瞧起來。
案几上擺放著一摞文章,第一頁放的正是白雲樓得那篇東海行。
老教習一眼看下去,忍不住誦讀出聲,此文用詞精煉,行文流暢,大氣磅礴,不僅老教習讀的激昂,臺下的小弟子們也聽得心懷激盪。
特別是那群跟隨老教習坐馬車而行的書院學子,對這群已經在東海內遊歷一圈的書院弟子更是羨慕非常。
隨著老教習一篇篇誦讀,發現後續的幾篇詩文也非比尋常,比之以前提交的文章要有內涵有深度多了。
越讀老教習越覺面上有光,暗道果真還是平日指點有方,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這一出來遊歷,增長了見識,立時就能做出精彩絕倫的詩文。
振奮之下,老教習拍案道:“這次書就文章的幾人都已達到結課的標準……”
聞聽此言臺下的不少弟子立時激動出聲,小鏡也差點驚撥出聲,卻生生地憋住了,小臉都有些泛紅。
“待得回去將剩餘的幾節課時學完,就可以免試結課了。”老教習雙手按了按,接著將幾人結課之事定了下來。
老先生一言九鼎,說是幾節課,那就不會太多,得到肯定的答覆,交了文章的幾位弟子彷彿脫去了枷鎖,那心情真如脫籠放飛的小鳥。
夏朝陽也是神色激動,和大師兄對視一眼,悄然在案几下握緊大師兄的手,眼中笑意滿滿。
有人歡喜有人愁,羅大公子眼中滿是悔意,不過還是硬生生抗住了,做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
“羅玉,采薇,你二人的文章呢?”老教習翻看著幾篇文章的署名,沒找到這二位的大作,頗為疑惑地問道。
采薇一時語塞,吶吶說不出話,羅玉趕忙接話道:“老先生,方才弟子已經說了,弟子從飛舟下來後,有些眩暈困頓,就休憩了一會,采薇師姐在旁照撫,是以還未落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