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飛瀑之音越來越大,但飛舟上法陣還是能隔絕一部分,師妹的話語倒是清晰可聞。
白雲樓點頭回道:“正是,已經到了,今晚就順便嚐嚐玄音寺名聲在外的素齋吧。”
頓時引來一陣歡呼聲,白雲樓笑著將飛舟微微轉向,向那處山峰的後山之處落去。
許是方才飛瀑前的聲音太過震耳,轉過後山,頓時有一種萬籟俱寂的感覺,隱隱傳來的玄妙清音,也給人一種飄渺空靈之感。
來到玄音寺的山門廣場,白雲樓落下飛舟,一眾弟子紛紛縱出,這時,山門處走來數人,向書院弟子迎了上來。
白雲樓見師弟師妹們都下了飛舟,神念一動,將這數丈長的飛舟收入識海結界。
遠處正走過來的幾人不由一呆,連一旁的幾個書院小弟子都嚇了一跳,都沒想到大師兄竟有如此大的空間法寶。
白雲樓微微汗顏,一直想低調來著,結果一不小心就高調了一次。
抬手甩了一下發帶,白雲樓向身邊師弟師妹招呼一聲,稍微擺個隊形,向山門迎來的幾人走去。
迎來的四人中,有三人白雲樓都認識,除了一位僧人,其他三人正是在書院後山參與論道的三大門派的長老。
之前在金脈峰頂,白雲樓都是見禮過的,當時書院發放丹藥之時,這三位長老可都是不吝讚美之言。
這會見到三位長老在玄音寺山門相候,頓時親切感更生,上前相迎,帶著一眾書院弟子對著迎來的四人躬身為禮。
“都說書院弟子多禮,今日一見,果然個個不凡,貧僧了凡,聽聞書院學子今日到此,特來相迎。”那位面容甚是和善的中年僧人豎掌一禮道。
白雲樓又回了一禮,恭聲回道:“弟子白雲樓,見過大師,這次書院來的都是些後輩弟子,當不起各位長老大師相迎,各位先請。”
“書院的學子可都是大夏國的英才,聽聞此屆修行弟子盡數前來,玄音寺真是蓬蓽生輝,不勝榮幸,貧僧這就頭前領路了,各位小友隨行便好。”說完,了凡大師便往山門內行去。
一路前行,白雲樓和了凡閒聊起來,算是大致瞭解了玄音寺的佈局。
此山名為玄音山,大山西側便是十數丈寬,百餘丈高的玄冰飛瀑。
玄音寺的大半別院和禪房大殿都建在玄音山東側,只有山頂寺院後的觀景臺方能得見飛瀑全貌。
如此,西側的百丈的飛瀑不會驚擾寺中的清淨,普通僧侶每日登上峰頂于飛瀑清音中聽經唸佛,也能讓一般僧侶身輕體健。
了凡言道,寺內除了緊閉的院門外,學子們可以便宜行事。
沿著林間小道一路行到半山一處齋房用齋,哪怕只是齋房,也別有一種異樣的清淨之感,果然不愧是佛門清修之地。
這會天色已暗,羅漢素齋早已準備齊當,眾人稍作收拾,便一同入席用了齋飯。
素齋做的很是清香精緻,哪怕吃慣了各地美食的青雲門弟子,也不得不歎服這素齋的美味。
如此簡單食材竟然可以做的這般鮮美,見一旁的小曦月吃的甚是香甜,白雲樓暗道,看來可以考慮在青雲門的美食譜上多增加幾味素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