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湊到電腦螢幕前,入目便看到一個幾萬粉絲的微博V號,剛剛發了一條動態。
動態內容大概就是批評當今文壇媚俗成風,一些作家、雜誌社只想著賺錢,為了迎合讀者群體用盡手段。
寫出來的作品缺乏優秀的中心思想,隨波逐流,通篇情情愛愛,低俗到不堪入目。
動態的最後還艾特了一下晴媛雜誌社的官方微博號。
餘弦點開晴媛的微博號,寥寥幾千個粉絲,在所有V號中都屬於比較慘的那一批,發過的動態也不多,小透明一個。
就這還能被艾特到,也真是難為對面了。
李父解釋說:“咱們雜誌社有官方網站,對微博號並不重視,平時都是香蕉在運營。”
餘弦點頭,懂。
女人確實比男人更八卦一些,香蕉姐帶薪刷微博,屬實是爽到。
又點開發動態的微博主頁面,賬號名稱是“程良俊”,備註是官方認證的兗州名家作家、第46屆兗州青年作家文學獎獲得者……
“呦呵,居然還是個名家。”
餘弦微微詫異,名家已經算是小有名氣的作家了,沒想到微博上隨便找一個噴子,居然都是名家。
李父嘆了一口氣,解釋道:“剛想給你介紹一下清流圈子的情況,這就有人現身說法來了。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寫文章、寫詩詞,你不可能贏得所有人的認同,就算是最近十幾年的文壇魁首北宮清光,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
即便他的作品銷量是其他大師的數倍,也一樣會被批評過於流俗,唯美有餘嚴肅不足。
寫情愛的、寫嚴肅的、寫童話的、寫懸疑刑偵的,大家作品特點不同文風不同誰都不服誰,很難說誰才是真正的第一。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不同作家、文學團體起爭執的事情時有發生,或者說這種爭執就沒有休止過。”
“瞭然,瞭然。”
餘弦恍然大悟,我還以為清流圈子有什麼特殊情況呢,原來就是撕逼罵架,這種情況那是見過不知多少次了。
前世微博上,韓寒撕高曉松、陸川、鄭鈞、各路傳統作家,那都是小兒科中的小兒科。
民國時期,魯迅大師撕過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包括但不限於郭沫若、李四光、徐志摩、梁實秋、錢玄同、胡適、沈從文……
民國第一大噴子當之無愧,勝多敗少戰績斐然,同時期的著名文人基本都被噴過,為了噴人開過的馬甲接近兩百個。
再往前數,從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到明末的東林黨,各路文學、思想派系撕個不停。
即便是大興文字獄的辮子朝,也出過一個文學大噴子金聖嘆,最喜歡噴的作品就是《水滸傳》。
沒噴過幾個人、幾部作品,你都不配自稱是一個文人。噴不過其他派系的人,那你就做不了一個派系的扛把子。
“這個程良駿什麼來路?”
餘弦問,自古以來文人撕逼都有理由,要麼是看不起對方的作品要麼是思想不合,不可能無緣無故就開撕。
“他是兗州作協會員。”李父意有所指。
“甄評媧?”餘弦試探問一句,但不是很確定。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