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
陸雲起很親和的回了一句,隨即車子便進入到了實驗室外停好。
實驗室的負責人很快就來到他面前。
“陸總好!”
“嗯,老衛,現在的進度如何了?”
這人叫衛林,今年已經是四十多歲了,之前曾經在某全球知名石墨烯實驗室工作。
出身於米國的麻省理工,專攻材料系,曾被數家材料行業的科技巨頭高薪挖人。
去年,衛林和原來的石墨烯實驗室合約到期,被申通光大的辰星科技人事部主管周昊給找到了。
經過了一番考慮過後,衛林放棄了和原來的東家續約,轉而投入了辰星科技的懷抱之中。
他在石墨烯這一行的工作經歷非常豐富,也帶走開發過許多的專案,在國際上的知名週刊發表過數十篇影響比較高的學術報告。
在來到渝都過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綜合考察,他被陸雲起任命為石墨烯實驗室的負責人。
“陸總,我們邊走邊說吧!”
“行,走吧!”
衛林是個典型的研究狂人,儘管已經結婚了,但仍然會花大部分的時間都泡在實驗室裡。
穿上了防護服後,陸雲起進入了實驗室的內部區域。
整個實驗室分為三層,最外一層的區域是由辰星安保的人24小時巡邏,第二層則是由普通外圍開發人員,第三層才是真正能夠接觸到石墨烯技術的核心區域。
一群身穿白大褂和防護服的人正在忙碌著,核心技術團隊大概有五十多人,外人的其他人員大概有三十多個。
進入核心區域過後,衛林向陸雲起展示了一小堆的黑色粉末。
這,正是石墨烯。
“根據您給出的製作方法,實驗室已經成功地合成了第一批石墨烯粉末,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問題。”
“首先,這種方法的產量是非常低的,耗時卻是很長,目前一個月的產量,也才幾十克,要想達到商用的級別,還差得很遠。”
“怎麼會相差這麼多?”
陸雲起聽到衛林的彙報過後,瞬間皺起了眉頭,這份技術資料是他從系統贈送的超前科技卡中給兌換出來的。
按道理來說,系統出品的東西,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才對啊!
“這個可能跟合成的方法有關,您給的製作方法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新合成方式,很多地方的技術我們都還沒有吃透,目前完全就是照葫蘆畫瓢。”
“除了合成的方法,合成工藝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想要大規模製造石墨烯,需要實現自動化才能夠滿足需求。”
“而,製作這樣的生產線,中間需要用到許多的零件,而且國產的零件精度根本不達標。”
“損耗度非常高不說,還容易損壞。”
“如果採用歪果的零件,您又不放心,所以···”
衛林說出了現在遇到的難題。
聽到他的話,陸雲起也才意識到,這個石墨烯的產量之所以如此低,應該是剛才衛林說的這些問題了。
想要一時間提高產量,應該是沒有那麼容易的事情。
國產零件的精度卻是不高,主要是和加工的數控機床精度有關,而且數控機床也一直是國內工業的巨大短板。
工業機床號稱是工業母機,任何零部件的加工都離不開機床,而最先進的機床已然掌握在西方國家的手中。
最好的當然是歐洲的D國,R國的機床。
D國的不用多說,他們的工業實力是全球最頂尖的,工業4.0的計劃可以說是震驚了全球。
最著名的bba三大汽車品牌,全部都是D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