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裡當官的老爺,哪個不是方面大耳,面容威儀,你看你這尖嘴猴腮的樣子,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還讀書?你祖上十八代都是泥腿子,到你這就想翻身了?”
“你個現世寶,中了秀才,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當老爺了?早些尋個地方做事,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孃吧。”
“村西現世寶,心氣比天高,一心做狀元,卻把孃親勞。”
村裡傳起了童謠,被當作大人教育孩子要孝順的反面教材。
士子緊緊咬著牙齒,裝作完全聽不見。
就這樣……
一年兩年三四年,五年六年七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落入耳中聽不見。
終於,在他三十九歲時,高中舉人。
大梁王朝,舉人與秀才待遇完全不同,秀才只不過是免了徭役,每年能從縣學中領六石糧食(實際早已領不到)。
一旦中舉,成了舉人,不但稅賦徭役全免,按月領取薪水,還擁有了做官的資格。
此外,舉人做官後,文氣與國運相連,妙用無窮。
知道兒子中舉後,士子母親像是了卻心願,就此一病不起。
恰在此時,同窗送來了訊息,朝廷今年急用人,只要是舉人功名,皆可到吏部選官。
士子兩難,決定先將母親送往毗縣醫治。
路上,夜宿野廟。
沒曾想,母親半夜起身,就往野廟後院的井口跳去。
士子大驚,一把衝過去,緊緊抓住母親衣服。
“孩子,你快去京城選官吧,不用管為娘。”母親懇求。
母喪,子守孝三年。
母親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在村中去世,鄰里知道,必然喪失良機。
士子等得太久,也等得太過壓抑,又像是鬼迷心竅,竟而就此放了手。
然而,他的黴運,才剛剛開始。
士子若無其事前往京城選官,卻因無錢送禮,被吏部小官拒之門外。
想尋找昔年幫襯過自己、他銘記於心、誓取為妻的一位京師名妓,卻發現她竟被大人物所害,已命喪黃泉。
回到野廟計程車子,像是瘋了一樣折磨自己。
七日七夜後,他用盡最後一口力氣,跳入了井中。
畫面消散,幾行金字凝聚在眼前。
欺世盜名。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常安,滿城盡帶黃金甲。